2017面試熱點:去除圈子文化,才是共產黨人的文化
來源:易賢網 閱讀:585 次 日期:2017-03-13 11:21:11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2017面試熱點:去除圈子文化,才是共產黨人的文化”,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面試熱點相關背景

26日,天津市通報了對中央第十輪巡視回頭看的整改情況。根據通報,天津市向圈子文化和好人主義這個天津政治生態的“頑疾”宣戰,問責處理了12名涉武長順案行賄買官人員,并嚴抓金融、規劃等6個系統的整改。(中國共產黨新聞網12月28日)

面試熱點獨家解析

@京華時報連海平:以金錢而非德才為標準,將不恰當的人提拔到不恰當的位置,其巨大的政治風險包括:所選非人,用人不當,搞壞一個單位風氣,甚至影響一個地區的發展,歹官上臺百姓遭殃;拉幫結派,團團伙伙,形成以個人利益為導向的圈子文化,將黨紀國法、公平正義圈在外面;逆向淘汰,用金錢開路的小人得志,真正德才兼備而不屑走歪門邪道的官員難以得到重用,污染了政治生態;行賄受賄,挑戰法律尊嚴,也破壞社會公序良俗。更可怕的是,行賄買官者不可能做虧本生意,用錢買官只為為人民服務,為了收回“賄本”,賺取“利潤”,他們必將變本加厲,將腐敗基因不斷復制、傳遞,使之成為官場痼疾。對12名涉及武長順案行賄買官人員進行問責處理,順應了民意。此舉既是對當事人處理,讓他們為自己的不良行為埋單,也是對其他黨員干部敲響了警鐘。選好人、用對人是頭等大事,必須用最堅決的態度、最果斷的措施刷新吏治。對頂風作案者,必須采取“零容忍”,進行嚴肅查處。

@人民網蔣萌:賣官的領導與買官的下屬被“處理”后,或許還應思考另一個問題。那就是,曾經拒不向“武長順們”買官的、德才兼備的、受排擠壓制的干部會不會熬出頭,能不能獲得應有的提拔與升遷?現實中,干部提拔往往有年齡限制這個硬杠杠。如果“超齡”,就算是再有能力也只能“靠邊站”。武長順“雄霸”天津多年,他壓制了多少不與他穿一條褲子的好干部,很難估量。這些干部或許已過了風華正茂的年紀,但在他們還不至于太老的時候,是否還有機會被委以重任?這不僅涉及選人用人應打破“惟年輕是舉”的偏狹,而且是對社會的一種正向激勵--不讓好人與老實人一直吃虧,正直有能力的干部終應獲得肯定。強化“真金不怕火煉”導向,會使更多干部勇于堅守底線,不因一時的得失向丑惡勢力低頭。讓好人有好報,遠比唱高調有效。

@法制日報:在不少人看來,這是“老虎”落馬后帶來的余震,但如此一查到底的做法無疑是公眾所期待的,也理應成為“打虎拍蠅”反腐路上的標配。沒有行賄就不會有受賄,一個腐敗分子背后,往往站著多個行賄人員。公眾關注“老虎”落馬,同樣也關注那些行賄者是否受到了查處,受到何種處罰。

“重受賄輕行賄”現象如今在立法層面和司法實踐層面都已經得到了根本扭轉,越來越多的行賄人員被追究刑事責任就足以體現這一點。但對行賄人員的處理除了追究刑事責任外,還應當有更多的配套機制,尤其是當行賄人員因情節顯著輕微或揭發立功等情況未構成刑事犯罪或免予刑事處罰的,這些人員或單位就可全身而退嗎?答案應當是否定的。

從一定層面而言,行賄是嚴重的失信行為,有必要對行賄者予以失信懲戒。除了此次媒體報道天津市建立了買官賣官問題“特別監督檔案”,對買官行賄行為予以查處外,全國檢察機關此前建立了行賄“黑名單”制度,但納入這一“黑名單”的僅限于因行賄被判刑者,還沒有覆蓋到所有被查處的行賄人員。要實現對所有行賄行為的全方位懲處,有必要對行賄“黑名單”擴容升級。只要生效裁判認定的行賄行為,就有必要將此行賄者納入行賄“黑名單”,實現行賄“黑名單”對象的全覆蓋。

在懲處機制上,應當讓行賄者付出失信的代價,接受失信懲戒,實現懲處措施的全覆蓋。即使不能追究行賄者的刑事責任,也不能讓行賄者全身而退,必須使其為自己的行賄行為付出相應的代價,讓那些行賄者不再抱有僥幸心理。

@中國現代網鵬鵬:自黨的十八大以后,我黨高度重視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在發現存在制度漏洞后,總是第一時間完善改進。時至今日,盡管權力的籠子越扎越緊,但仍有不少人一意孤行,堅持一條道走到黑,總認為自己能僥幸的逃脫法律的制裁或者說是有“朋友”的庇護,即使出了事也不是什么大問題。

針對這個“有趣”的說法,回顧山西塌方式腐敗,我們能看到對不少人來說,官場似乎就是一個名利場,進來的人收獲功利,沒進來的人趨之若鶩,由此衍生出不少臭味相投的“圈子”。圈內圈外難免互攀交情,在觥籌交錯間官商勾結,在推杯換盞中賣官鬻爵。正是因為這種“圈子”的存在,讓一些小官們總覺得有“大樹”可庇蔭,就可以為所欲為,于是“圈子文化”就這樣產生了。

而究其盛行的根本原因,實則是因為不正常的人身依附。“貴人”,是官場中人喜歡使用的一個詞匯。這些“貴人”們往往真假難辨、手眼通天,熟諗官場規則,左右人事安排,讓不少官員心生向往,由此圍繞其周圍的團團伙伙越來越壯大,“貴人”現象也就越來越明目張膽。這種官場陋習的誕生演變,固然離不開官員自身的貪婪妄為,但組織規章的失效、官場文化的走樣,也難辭其咎。

所以說要全面落實從嚴治黨就必須堅決向“圈子文化”說不,提高黨員干部自身廉潔自律意識,在依法用權、正確用權、干凈用權中保持廉潔,在守紀律、講規矩、重名節中做到自律。

@中國都市網李懷華:一段時期以來,一些黨員干部把紀律觀念、規矩意識拋擲腦后,有的黨員干部把個人喜好凌駕于紀律之上,什么話都敢說,什么事都敢做,任何紀律和規矩,只要影響到了自身利益,都可以打折扣、搞變通;有的領導大權獨攬 “一言堂、家長制”作風嚴重,在選人用人時個人說了算,甚至跑官要官、買官賣官等腐敗行為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嚴重破壞了干部隊伍,敗壞了干部風氣,損害了政治生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前所未有的凌厲攻勢開展反腐敗斗爭,一撥撥大貪官小污吏紛紛滾落下馬,極大地凝聚了民心,贏得了老百姓的擁護、信賴和廣泛贊譽。“踏石留印、抓鐵有痕”,是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針對作風建設提出的要求,后成為對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是全面從嚴治黨實踐留給人們最鮮明深刻的印象。體現了我們黨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的態度和力度。

古人說:“貪似火,無制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必滔天。” 領導干部行使權力的過程,就是為人民服務的過程,就是對人民負責并自覺接受人民監督的過程。黨的領導干部如果離開了信念和忠誠、離開了紀律和監督,就必然會迷失方向,必然會出大問題! 所以,作為黨員干部,只有時刻懷揣“公仆”意識,常修為政為官之德,常想貪欲之害,不斷加強黨性修養,錘煉思想作風,方能保持政治上的堅定和思想道德上的純潔。

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是每一名黨員干部必備的政治素養和責任義務,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無論做事還是做人,都要時時以黨紀國法告誡自己,用黨性原則要求自己,從點點滴滴處嚴格要求自己,時刻牢記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奉獻意識,自覺做到為國盡力、為黨分憂。

解析:一直以來,對不少人來說,官場似乎就是一個名利場,進來的人收獲功利,沒進來的人趨之若鶩,由此衍生出不少臭味相投的“圈子”。圈內圈外難免互攀交情,在觥籌交錯間官商勾結,在推杯換盞中鬻官賣爵。

“圈子文化”盛行,實則是不正當的權錢交易。行賄受賄,挑戰法律尊嚴,也破壞社會公序良俗。更可怕的是,他們為了收回“賄本”,賺取“利潤”,必將變本加厲,將腐敗基因不斷復制、傳遞,使之成為官場痼疾。

眾所周知,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一切都要以人民的利益為前提,如果把公權當作謀取私利的工具、當作個人、家庭和小集團謀取利益的手段,不僅嚴重敗壞了黨員干部的良好形象,甚至會使自己身陷囹圄。作為黨員領導干部,要始終保持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內驅力,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心思用在為民謀福祉上,把感情傾注在群眾身上。

更多信息請查看面試資料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相關閱讀面試資料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