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2016年7月,國務院印發《關于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加快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促進教育公平,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兑庖姟饭餐瞥鍪棿胧饕校和浇ㄔO城鎮學校,努力辦好鄉村教育,科學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實施消除大班額計劃,統籌城鄉師資配置,改革鄉村教師待遇保障機制,改革教育治理體系,改革控輟保學機制,改革隨遷子女就學機制,加強留守兒童關愛保護。
綜合分析
[問題]
近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但總體上而言,城鄉二元結構矛盾依然突出,鄉村優質教育資源緊缺,教育質量亟待提高,城市居民與農村居民在獲得教育資源、教育機會和教育質量上依然不平等;隨著經濟發展、社會轉型,城鎮教育資源配置不適應新型城鎮化發展,“大班額”問題嚴重,“鄉村弱、城鎮擠”已成為當前義務教育特有的現象。
[意義]
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是我國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適應新型城鎮化發展需要,解決“鄉村弱”和“城鎮擠”問題,迫切需要統籌規劃、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
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是深層次推進教育公平的需要。當前我國教育公平發展已經步入了新階段。一是在入學機會保障上,進入以精準、全納促公平的新階段。二是從總體上看,我國教育公平步入從機會公平到教育資源配置公平的新階段,亟待體制機制創新。這種體制機制創新的關鍵,便是破除城鄉二元結構,走向一體化。
適應義務教育改革發展新形勢。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正處于新型城鎮化深入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對整體提升義務教育辦學條件和教育質量提出了新要求。同時,戶籍制度改革、計劃生育政策調整,就是我們所說的放開“二孩”的政策、人口及學生流動,都給城鄉義務教育學校規劃布局和城鎮學位供給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在許多地方,城鄉二元社會結構矛盾依然突出,鄉村優質教育資源緊缺,教育質量亟待提高;城鎮教育資源配置不適應新型城鎮化發展,大班額問題嚴重。這些城鄉教育問題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必須城鄉統籌,一體解決。
回應廣大人民群眾新關切。義務教育是一項民生工程,關乎千家萬戶,人民群眾都期盼子女能夠接受良好的義務教育。但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影響,一些地方城鄉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還存在一定差距,鄉村孩子們上學遠、上學難、寄宿條件差、優秀教師少的現象依然存在,有的留守兒童沒有得到及時的關愛保護,有的隨遷子女在入學時遇到一些困難問題。所以必須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促進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辦好人民滿意的義務教育。
參考對策
一是確保資金真正到位,尤其是要向基層、偏遠地區傾斜。比如,有關部門在編制相關規劃時,要統籌考慮義務教育學校布局,在安排重大項目和資金投入時優先支持義務教育學校建設;財政部門和教育部門要積極建立和完善城鄉統一、重在農村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
二是尊重各地發展的實際情況,保證相關政策妥善落實。比如,合理設置農村學校中級、高級教師崗位比例,落實中小學教師職稱評聘結合政策,確保鄉村學校教師職稱即評即聘;在經濟欠發達地區,以加強學校標準化建設為重點,在經濟發達的地區,以師資隊伍的均衡配置為重點,在外來人口集中的地區,則以保障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為重點。
三是要有健全的監督檢查或驗收工作機制。比如,根據情況,可以由相關部門組織專項督導檢查,及時通報督導情況并向社會公布,對計劃實施不到位、成效不明顯的,應嚴格追究地方政府一把手及相關責任人的責任;還可以鼓勵公眾參與監督,在網上設置意見反饋平臺。確保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落地生根。
文章素材
[標題]
精準施策,提高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
讓義務教育一體化真正促進教育公平
夯實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基石
[開頭]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義務教育是提高國民綜合素質的奠基工程。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義務教育是提高國民綜合素質的奠基工程。日前國務院印發《關于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確定到2020年,城鄉義務教育二元結構壁壘基本消除,義務教育與城鎮化發展基本協調,基本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新型城鎮化深入發展的關鍵時期,《意見》為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制定了時間表,繪就了路線圖,簽下了責任狀,在我國義務教育改革發展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結尾]
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要堅決擯棄“削峰填谷”、“揠苗助長”、“十指拉齊”的簡單做法,著力構建讓各級各類學校具備能力自主、健康、持續發展的機制體制,讓各類學校各具特色地發展。只有讓每所學校都發展起來了,我們的學生才會逐步享有平等接受優質教育的權利,才能讓中國走上逐步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實現教育相對均衡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