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熱點相關背景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2016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
空面試熱點獨家解析
2017年,中國迎來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5日提交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傳遞出2017年中國發展新信號。
信號一:貫徹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放在做好今年政府工作首要位置
當前世界經濟低迷,逆全球化思潮抬頭,不確定性大大增強。國內經濟轉型正處于關鍵階段,一些企業、行業比較困難。中國的應對之策,成為海內外關注的焦點。
政府工作報告在闡述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把握好的幾點中,放在首位的便是:貫徹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戰略定力。
穩中求進把短期宏觀調控政策和中長期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用“穩”來夯實發展基本盤,以“進”來實現改革創新的飛躍。
“中國是一個大國,轉型升級正在爬坡過坎,國際環境又很復雜,穩中求進是最好的應對之策。”來自浙江制造業企業的全國人大代表陳愛蓮說,一方面要穩住經濟運行和宏觀政策,給市場穩定的預期;另一方面,要在轉型升級上不斷有新進展,在激烈的國內外競爭中有新的成長。
今年經濟增速目標的設置,貫徹了穩中求進總基調的要求。報告把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設定為6.5%左右,并提出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而去年的增速目標是6.5%至7%,實際運行結果是6.7%。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慶元縣縣委書記藍伶俐認為,6.5%左右的目標釋放出的信號是,把更多精力放在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上。今年目標的微調并不會對經濟運行和百姓生活產生大的影響,中國經濟會一以貫之沿著轉型升級的道路走下去。
信號二:把改善供給側結構作為主攻方向,注重用改革的辦法推進
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是結構性矛盾,主要集中在供給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6年開局取得了積極進展,但成果仍有待鞏固和擴大。
2017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報告提出,用改革的辦法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
“2017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取得突破,重在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說,要緊緊抓住這個“牛鼻子”,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同時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
為做好去產能,必須有效處置“僵尸企業”。全國政協委員、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原總裁梅興保說,要通過法律和市場手段,推動企業兼并重組、破產清算。政府要給予公平的競爭環境,盡可能發揮市場的作用,通過優勝劣汰把落后產能擠出去。
報告還提出,因城施策去庫存。目前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仍然較多,要支持居民自住和進城人員購房需求。全國政協委員、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認為,應補齊人口城鎮化這個“短板”,真正為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去庫存找到現實出路。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今年“三農”發展指明了新方向。報告提出,引導農民根據市場需求發展生產,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支持主產區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拓展產業鏈價值鏈。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住了當前中國農業的薄弱環節和發展方向,相信通過持之以恒地努力,農民會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農村會成為和城市一樣富裕的地方。”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輝縣市孟莊鎮南李莊村黨支部書記范海濤說。
信號三:瞄準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用好改革“關鍵一招”破解難題
中國經濟發展到新階段,面臨著新挑戰,更要以關鍵領域改革的重點突破,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
報告提出,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并對財稅、金融、國企國資等重點領域改革做了具體安排。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王軍指出,當前要充分發揮改革的牽引作用。用國企改革激發經濟活力,用金融改革引導資金進入實體經濟,用財稅改革發揮好“四兩撥千斤”的積極作用。
報告明確,簡化增值稅稅率結構,今年由四檔稅率簡并至三檔。報告還提出,推進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
財稅改革關系萬千。簡化增值稅稅率結構,將會起到促進生產發展的重要作用。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事關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大局。
國有企業改革市場高度關注。報告提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全國人大代表、東航集團總經理馬須倫說,東航物流近期被列為民航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我們提出這個計劃后,民營資本很感興趣,預備出讓的股權可能會供不應求。”
信號四:以創新+減負“內外兼修”,力促經濟轉型升級
實體經濟從來都是中國發展的根基,當務之急是加快轉型升級。報告要求,以創新引領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實體經濟面臨的難題,根子還在于創新不足。要一手抓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加速打造新動能,打開新的發展空間;一手抓傳統產業改造,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引入創意設計,把存量調整好。”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科技廳廳長周國輝說。
代表們認為,真正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后,中國實體經濟的發展將會邁上新臺階?,F在已經找準了跑道,看見了曙光,接下來要采取更為有力的措施,營造有利于創新發展的政策環境和社會環境。
報告還提出,全年再減少企業稅負3500億元左右,涉企收費約2000億元,一定要讓市場主體有切身感受。
全國人大代表、寧波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宋偉說,“放水養魚”讓利企業,會進一步激發企業家發展壯大實體經濟的積極性,增強投資信心。(新華社記者劉錚、于佳欣、譚謨曉、侯雪靜)
相關內容:習近平今年兩會首次到團組為何選擇這些界別?
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3月3日開幕,按照往年慣例,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就要前去看望參會委員并參加聯組會。今年他參加的是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聯組會。
選擇這三個界別有何深意?
民進,全稱“中國民主促進會”,成員以從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農工黨,全稱“中國農工民主黨”,是以醫藥衛生、人口資源和生態環境領域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的民主黨派;而九三學社社員則主要是從事科學、技術工作以及高等教育、醫藥衛生等方面的高中級知識分子。
看懂了吧,這三個界別的共同特點是以知識分子為主。
知識分子,顧名思義,就是文化水平較高、知識比較豐富的人。在各項工作中,廣大知識分子是人才支撐、智力支撐、創新支撐,地位至關重要。習近平曾用“彪炳史冊”高度評價廣大知識分子在我們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90多年歷程中的重大貢獻,可見他對這一群體的重視。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雖然剛到3月份,但可以預見今年各方面的工作任務都將更加艱巨,廣大知識分子“三個支撐”的意義也更加突出,習近平對廣大知識分子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習近平講話有何新意?
對委員建言一一回應
聯組會上,9位委員先后發言,內容涉及三農、醫療、文化、教育、脫貧攻堅等方面,習近平對委員所談問題一一作出回應。
習近平表示,“從發言看出大家就相關專題做了深入調研思考,所談的問題也是我經常思考的,意見和建議很有價值”。而早在2016年4月召開的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習近平就對知識分子提出了“肩負起自己的使命,立足崗位、不斷學習、學以致用,做好本職工作”的希望。這次他一一回應委員建言,既是對相關領域工作的高度重視,也是對廣大知識分子深入調研、求真務實精神的尊重和充分肯定。
強調尊重知識、尊重知識分子
習近平給予廣大知識分子4個評價:社會的精英、國家的棟梁、人民的驕傲,也是國家的寶貴財富。強調全社會都要關心知識分子、尊重知識分子,營造尊重知識、尊重知識分子的良好社會氛圍。
氛圍如何營造?習近平對各級領導干部提出了十分具體要求。他首先提出,“要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廣開進賢之路”。這其實就是從發現人才、重視人才、任用人才、尊重人才、管理人才5個方面提出的要求,一句話概括就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同時,習近平著重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善于同知識分子打交道,做知識分子的摯友、諍友。摯友,就是要充分信任知識分子,重要工作和重大決策要征求知識分子意見和建議。諍友,則是要求對來自知識分子的意見和批評,只要出發點是好的,就要熱忱歡迎,對的就積極采納。即使個別意見有偏差甚至是錯誤的,也要多一些包涵、多一些寬容。這與他一直強調的“不抓辮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精神實質一脈相承。
對廣大知識分子有重托
習近平希望“我國廣大知識分子自覺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范,堅持國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終胸懷大局、心有大我,始終堅守正道、追求真理”。
習近平要求知識分子的,是始終保持一份天下為公、擔當道義的“家國情懷”。
習近平說,“我國知識分子歷來有濃厚的家國情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重道義、勇擔當”。一代又一代知識分子為我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貢獻智慧和力量,能夠立下“彪炳史冊的功勛”,最根本的動力就是濃厚的家國情懷,這可以說是我國廣大知識分子的“初心”。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廣大知識分子只有“不忘初心”,主動擔當,積極作為,才能作出更大貢獻。
勇立潮頭、引領創新,也是廣大知識分子應有的品格。習近平這次講話著重強調了創新,對廣大知識分子提出了“不斷增加知識積累,不斷強化創新意識,不斷提升創新能力,不斷攀登創新高峰”的要求。
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參加看望和討論。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
習近平眼中,優秀知識分子是啥樣?
2016年6月,習近平曾對優秀知識分子李保國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批示,稱贊他為“新時期共產黨人的楷模,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在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習近平還生動描繪了優秀知識分子形象:
——當老師,就要心無旁騖,甘守三尺講臺,“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做研究,就要甘于寂寞,或是皓首窮經,或是扎根實驗室,“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
——搞創作,就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思想,深入實踐、深入群眾、深入生活,努力創作出人民群眾喜愛的精品力作。
殷切希望溢于言表。
這四年多來,習近平幾乎每月都要主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已有許多專家學者走進中南海,就一些重大問題進行講解,并提出意見建議。
四年多來,部署經濟工作等重大事項,習近平特別重視民主黨派人士、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建議,總要事先同他們座談。
四年多來,許多高校、科研單位都留下了習近平的考察調研足跡,在這些地方,他一遍遍強調科技創新、強調人才驅動。
習近平始終重視廣大知識分子,寄予厚望,他在這次看望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委員時強調:“偉大的事業,決定了我們更加需要知識和知識分子,更加需要知識分子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多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