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經濟增長的動力已經由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換,而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也和創業緊密相連。“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眾多創業團隊脫穎而出,其中年輕創業者正在憑借自身優勢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他們年輕、學歷高、接受新事物能力強,他們噴薄而出的創新力,幫助中國進入了一個極具創新力的年代,也使得中國的創業精神呈現出一種上升的趨勢。
然而,每一個成功故事背后更多的是失敗,要想在眾多創業者中脫穎而出不是一個容易的事,年輕創業者們也面臨諸多的困難:創業路上急功近利;創新型、技術型項目少;創新成果得不到保護;項目、資金、人脈、經驗都是問題……如何才能不被這些困難束縛住創業的拳腳?只有懷揣夢想,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才能在創業的路上笑到最后。
夢想是年輕創業者們仰望星空時耀眼的啟明星。無可厚非,創業的動機大多數是源自對財富和名聲的渴望,但是大部分年輕人都急功近利地把創業當成了投機,過分追求賺錢,這種膚淺的創業是不會成功的。年輕創業者們可以從賺錢開始,但應該堅持為夢想創業,在解決用戶需求和創造社會價值這條路上不斷自我追問、探尋和創新,才能走向成功之路。例如,社會創業家們創業的第一動機更多是想實現“改變世界或改變社會”的目的,通過創新商業模式拓展可持續增長的路徑,兼顧效率與公平,既創造了經濟效益,也創造了社會效益。所以,年輕人在創業路上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夢想是年輕創業者們腳踏實地時美麗的伊甸園。光有創業的夢想,不去努力實踐和拼搏,那也只是畫餅充饑。年輕創業者們應該拒絕跟風、抄襲,腳踏實地,積極以個人創新和大眾創新相結合,充分挖掘創新力,共同構思、開發和推廣新模式、新產品與新項目,成為站立在創業大潮潮頭的弄潮兒。“一八九八咖啡館”和“比逗咖啡館”就是年輕人積極創新創業成功的典范,他們通過股權眾籌方式解決資金、人才尷尬,充分調研市場,科學選址,合理宣傳,同時加強技術研發增強股東交流,激發創新潛力,將主題定位為創業交流,不斷獲得資源和管理指導,讓夢想照進了現實。一句話,只有積極創新,努力奮斗,年輕人才能找到自己創業夢想的伊甸園。
年輕的習大大在農村住過窯洞、干過農活,年輕的奧巴馬曾為多種族背景酗酒抽煙,年輕的愛因斯坦為工作發過愁,年輕的馬云經歷了三次高考才上大學,不論他們年輕時怎樣迷茫、困頓、坎坷,他們憑借著各自對夢想的堅持和努力,終于成就了自己不可復制的今天。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隨著各級政府不斷出臺更多扶持政策,年輕人創業面臨的原創保護制度不完善等客觀問題必將得到妥善解決,年輕創業者們必須堅持夢想,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才能實現個人和社會的雙重價值,從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添磚加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