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綠色發展已經成為一個重要趨勢,諸多國家把發展綠色產業作為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跟隨國際形勢,在十三五規劃中“綠色”成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中的重要部分。為進一步推進生態城市構建,應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從軌道交通、綠色產業發展等方面努力,讓“綠色”融入到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
綠色發展是在傳統發展基礎上的一種模式創新,是建立在生態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的約束條件下,將環境保護作為可持續發展重要支柱的一種新型發展模式。然而,在推進綠色發展的進程中,我國正處于“三期疊加”之時,傳統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存在時滯性。這就要求以“綠色發展”理念節能減排,推動低碳經濟,促進城市建設。
編制規劃綠色生態提升工程,優化城市生活環境。城市建設過程中應以人為主導,在規劃當談及如何優化城市民居環境時,要進一步以提升城市環境質量為核心,以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為統攬,重點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大力推進城市綠色產業發展,集中化、特色化、多樣化地推進,增花添彩。同時,優化提升產業布局、產業結構和產業效益,實現對生態環境最根本、最有效、最持久的保護,在綠色低碳循環的道路上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美化城市生態環境。
軌道交通引領城市發展格局,引導市民綠色出行。當生態文明與工業文明良性互動之時,如何推動綠色發展?還需從日常出行開始。軌道交通是一種綠色出行方式。按照“軌道交通引領城市發展格局”理念,強力推進軌道交通加速成網計劃,同時,配合小街區規制的要求,開行更多的穿行于社區間的公交,進一步打通公交網絡毛細血管,鼓勵更多市民綠色出行。人人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通過低碳出行綠色生活等方面承擔公民責任,為共同打造綠色發展城市添磚加瓦,規劃出美好藍圖。
“生態似水,發展如舟”,在城市發展建設中還需依靠綠色生態作為有力后盾。只有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的價值取向,大力強化綠色發展的產業支撐,全面構建綠色發展的空間布局,才能推動城市轉型升級,最終打造生態山水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