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北京大學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國民視覺健康報告》顯示,我國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患病率均超過70%,并正在增加。2012年我國5歲以上總人口中,近視的總患病人數達4.5億左右。據保守估計,到2020年,我國的近視患病人口將接近7.11億。毋庸置疑,近視已成為影響我國人口素質的“國病”,隨之而來的是近視相關產業的火爆。中國眼鏡協會分析,保守估計中國約有4億人佩戴矯正屈光鏡,按每3年更新一副眼鏡計算,每年的市場需求量達1億多副。目前,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眼鏡生產國和出口國,全球80%的眼鏡,都是中國造。
面試真題預測:
一些眼部按摩儀、近視治療儀、高端眼鏡的廣告讓人眼花繚亂,“近視經濟”的體量快速增長,各類近視產品魚龍混雜,對于“近視經濟”你怎么看?
毋庸置疑,近視已成為影響我國人口素質的“國病”,隨之而來的是近視相關產業的火爆。近視經濟雖然蓬勃發展,供需兩旺,但是一定要謹防上火。
一,供需兩旺。一方面供旺,目前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眼鏡生產國和出口國,全球80%的眼鏡,都是中國造。而且在眼鏡店內,眼鏡的材質、品種、款式日益多元化,有純鈦、鈦合金、記憶金屬等多種眼鏡架可供消費者選擇,漸進多焦點鏡片、非球面鏡片等高技術含量的新型眼鏡產品也常常是商家的賣點。另一方面需旺,據保守估計,到2020年,我國的近視患病人口將接近7.11億,“配鏡”的需求越來越大,而且在年輕一族中,除了實用功能,眼鏡還被賦予裝飾功能。眼鏡消費的個性化、時尚化、品牌化、高檔化的趨勢日益顯著,進一步催生了眼鏡市場的商機。
二,問題突出。一方面,治療近視等眼部疾病均屬于醫療活動,但是許多開展手術和利用藥物治療近視等眼部疾病的單位并未依法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而且實施治療的人員也并非是具備合法資質的專業技術人員。另一方面,開展近視手術治療的醫療機構雖然很多,但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個別醫院為了經濟效益,放寬手術適應征;有的壓低價格吸引病人,重復使用一次性耗材或二手設備進行手術,這些都會使手術的安全性和精準性大打折扣,嚴重的甚至導致醫療事故。
對此我們一定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解決以上問題:
一,加強近視相關行業監管。有關部門應嚴把主體合格關、商品質量關、經營行為關,少一些商業炒作,多一些專業運作。
二,加強視光人才的培養和建設。此方面的人才培養將是視覺健康替身的中堅力量,是滿足龐大近視患者需求的重中之重。所以國家應該在此方面加大財政投入,而相關醫學院類高校也應該響應市場需求,開設一些視光類專業,積極向社會輸送更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