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背景】
日前,浙江溫州樂清開啟“禮讓斑馬線”接力活動?;顒又校瑢τ谥鲃佣Y讓斑馬線的駕駛員,只要被相關部門在執勤時抽查到,就有機會獲得百元現金或油卡獎勵。據悉,這些“獲獎者”的名單還將會被登記下來,到今年10月份,還有機會抽取1噸汽油的大獎。對此,談談你的看法?
浙江溫州樂清開啟“禮讓斑馬線”接力活動,是為了讓禮讓的善意在司機當中傳播開來,生根發芽并最終長成參天大樹。這不但讓很多司機獲得驚喜,也引來了許多媒體的報道,就傳播效應來說,值得我們給他們點贊。
樂清市政府的做法,從技術層面來看,學習的是互聯網創業領域方興未艾的“補貼改變用戶習慣”的方法。比如我們熟悉的滴滴、快的合并之前的補貼大戰,最高的時候打一次出租車獎勵20元,有的人用兩個軟件同時操作,打一次車的費用10元,兩邊的補貼達到40元,可以凈賺30元。樂清市運管局的做法,只要在斑馬線前禮讓行人,又恰好碰見督查,就可以領走100元,雖然不是互聯網操作,普及率還不能相比,但獎勵的尺度之大,足以更令人笑逐顏開,通過獎勵來讓人們講文明,提升司機素質。與之前略有區別的是,這一做法做到了獎懲分開,特別是運管督查在馬路上直接獎勵司機的舉動,大有春秋時期商鞅南門立木的范兒。說獎勵你就獎勵你,當場付現,絕不含糊。這種“言必行,行必果”的獎勵策略,贏得了傳播,贏得了盛名。
但值得商榷的是,補貼資金的來源以及是否有法可依,道路交通安全法》第 四十七條明確規定: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這意味著,所有獲得獎勵的司機,或者等待抽1噸汽油大獎 的司機,他們僅僅是做到了符合法律規定,并沒有其他值得獎勵之處。對于法律規定范疇內的事情,如果出現集體性地違反規定,那么應該檢審的可能是法律本身,或執法過程是否嚴格。通過獎勵的方式讓司機遵守法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一次反向輕視法律嚴厲性的行為。更何況,發獎勵的獎金來源是公共財政開支,這里勢必涉及到預算上的不嚴謹。假如資金的來源是企業或基金會,那么還可以看作是民間的促進舉動,但因為運管局屬于政府部門,應該把用來獎勵的錢去打擊違法者。最后,樂清應該努力學習杭州的經驗,公交司機、出租車司機先行帶頭的方式,并輔之以積極的宣傳,來促進這一風氣、法規的落實,來形成司機與行人的友好相處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