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熱點相關背景
據了解,一年多之前國內最早的校園裸貸興起于南方地區,校園貸款很多年前就有,一些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高消費需求找人借款,但是還款能力又很低,所以逾期、壞賬情況很多,此后一些貸款人就想到了‘裸貸’這種方式。
空面試熱點獨家解析
【相關評論】
@鳳凰網:如此大面積的大學生網貸惡性事件的出現,應給我們敲響警鐘。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金融市場也在飛速進步,若監管無法趕上,而自身也缺乏風控能力,那么注定會導致悲劇性的結局。法律監管和知識普及都必須重視,加強對風險管理人才的培養,也是大勢所趨。
【出題點】
近年來,校園借貸問題頻發、風波不斷,甚至出現了女大學生校園裸貸的問題,對此談談你的看法?
【微評】
周利率高達30%、要求借款人拍裸照作為抵押、以公布裸照來威脅借款人還款……種種校園借貸亂象的頻發,與大學生群體本身不無關系。
瞠目結舌的事實,引起人們對校園借貸亂象的極大關注。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正在發生改變,他們對一些商品和服務表現出超前消費的需求。但多數大學生在校期間的生活費主要靠父母提供,超前的消費需求不一定能得到滿足。校園借貸正是利用學生這一需求,設下高利貸、利滾利、“裸條放款”等陷阱,而大學生剛離開家庭,單獨進入大學生活,風險防范意識、風險甄別能力比較薄弱,一不小心就會掉入“坑”中。
校園借貸平臺渾水摸魚、唯利是圖是亂象頻發的另一大原因。校園借貸的本質是某些第三方借貸平臺,以高息的方式,通過向學生發放貸款來獲利。這些平臺貸款門檻低、對借款人資質審核不嚴或者根本不進行審核,也不去考慮學生的還款能力,一味放款,坐等家長兜底,誘導和縱容了學生過度借款、過度消費。
高利貸、利滾利等校園借貸亂象的背后,折射出監管的缺位。目前針對校園網絡借貸方面沒有一套嚴格的標準,相關法律法規尚不健全,導致監管處于盲區。尤其當校園借貸行為一旦轉變為線上接頭、線下交易時,監管就難上加難。
銀監局和省教育廳聯合防范,將加強對不良網絡借貸的監測,對違規開展校園網貸業務的不良網絡借貸平臺和個人,報請有關部門依法介入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