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熱點相關背景
“如果主刀醫生沒把我哥的手術做好,明年今天就是他的祭日。”
空面試熱點獨家解析
“如果主刀醫生沒把我哥的手術做好,明年今天就是他的祭日。”
6日,這樣一條“殺醫”朋友圈,迅速在網上傳開,令小編倒吸一口冷氣。短短26個字,卻像刀一樣扎進了每個醫生的心。緊密的手術室大門,門內正爭分奪秒,門外卻在磨刀霍霍!朋友圈的定位顯示,發布者位于四川瀘州西南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城北新院,而他本人隨后留言回復,說他哥哥正在做骨科手術。當晚這條朋友圈發出后,迅速被截圖上傳至微博,還在患者所在的醫院醫護人員之間流傳開來。發布者隨后表示,發那個朋友圈“只是希望得到親友的關注,并且對他哥手術后多些關心和鼓勵,并無他意。”
【相關評論】
@湘江評論:就現實來看,很多醫患關系的惡化,乃至成為公共事件,往往就是由于一方不負責任引起的。不客氣地講,這則“殺醫聲明”是在挑事,是在挑釁,是在故意給當前的醫患關系添堵。如果放任這則“殺醫聲明”,很有可能出現更多的“挑事”。這對于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有害無利。對于不負責任的“挑事”,應該保持足夠的警惕,給予譴責也是應該的。
@法幫時評:《治安管理處罰法》更明確規定,“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在網上發布“殺醫聲明”,實際上是一種明顯的違法行為。而對于這種行為,顯然不能道歉了事,還需進一步依法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出題點】
近日,朋友圈一條“如果主刀醫生沒把我哥的手術做好,明年今天就是他的祭日”的信息在網絡上熱傳,請談談你的看法。
【微評】
“以藥養醫”制度自上世紀50年代實行以來,暴露出很多問題,其中典型的要屬激化的醫患關系,比如浙江某醫院出現患者家屬毆打懷孕護士致其流產事件等,如今出現的殺醫聲明再次刺痛人們的神經。
此事一方面給我們警醒,第一,能刺痛人們神經的真正原因是背后暴露出來的緊張的醫患關系。第二,患者對醫護人員的偏激認識,中間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但從另一角度我們還應該看到,“殺醫聲明”最早出自于朋友圈,而并非是純粹的、公開的網絡公共平臺!他的家人在手術,朋友圈的朋友不是去關心朋友此時狀態,而是截圖轉發,此種心態也值得商榷。
為此,我們一方面應該堅持貫徹落實新醫改政策,暢通溝通渠道。另一方面,通過各種宣傳方式宣傳正能量,讓社會充滿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