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冰桶挑戰”余熱未消,“冰書挑戰”又悄然走紅。二者規則類似,都是在玩“擊鼓傳花”的游戲。不同的是,在“冰書挑戰”中,被挑戰的人需要列出對自己影響最大的十本書,然后再點名十人,傳遞下去。
“冰桶挑戰”讓無數人認識了罕見的“漸凍人癥”,“冰書挑戰”則讓我們窺見了國民在閱讀危機背景下的文化尷尬?,F在的國民閱讀范圍逼仄,缺乏廣度,欠缺深度,讀書很盲從。比如,很多網友列出的書單,都是重復的暢銷書。最糟糕的是,很多人絞盡腦汁也湊不夠十本書。于是,四大名著成了無處不在的“熟臉”,甚至課本也成了湊上來充數的“???rdquo;。何以至此?最大的歸因,還是在于沒有獨立閱讀。
問題:結合材料,聯系實際,談談如何理性看待“冰書挑戰”?
【解析】
看待“冰書挑戰”,應將之視為以游戲的方式盤點國民的閱讀情況,清晰梳理人們的閱讀現狀,真誠推動自由閱讀的精神。其最終落點,即是倡導獨立閱讀精神。因為每個人的閱讀,歸根結底只應屬于自我。簡單抱怨市場無好書,把閱讀尷尬都推給文化環境欠佳,是站不住腳的。面對浩如煙海的圖書市場,個人是有閱讀自主選擇權的,每個人完全可以找到富有時代需要的文化價值內涵的圖書。問題是,現在很多人的閱讀太過功利了,太注重閱讀的工具性了。只有走出功利閱讀,走向自由閱讀,這才是“冰書挑戰”的價值導向?;ヂ摼W時代,面對“冰書挑戰”,我們絕不能再掉進文化身份霸權的推介陷阱中,而應該靠自己來守護和爭取閱讀自由。由此,來審視清楚自己的閱讀人生到底怎么過,最終按照自己獨立的價值判斷,打磨適合自我的書單和閱讀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