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原定于今年年內實現調整退出300家污染企業的目標,將提前在2014年10月底前實現。對此,你怎么看?
北京市政府提前實現調整退出300家污染企業目標,體現了其治理環境污染的決心和力度,同時也反映了當前北京市治理環境污染、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任務的緊迫和艱巨。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但資源匱乏、環境污染、生態惡化等問題卻越來越嚴重。北京作為我國的經濟中心,與國內其它地區相比,空氣污染狀況更為嚴重。據有關調查顯示,工業污染是影響北京市大氣環境質量的主要因素,工業生產不僅向空氣中排放大量的粉塵、煙塵、二氧化硫等一次污染物,一些排放物還會通過化學反應產生二次污染物(如PM2.5等),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制約城市的發展和進步。此次北京市提前退出300家污染企業,加快調整和淘汰產能落后的工業企業,對于北京市空氣污染的防治是十分有必要和及時的,同時也為我國其它城市的空氣質量治理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環境治理作為一項復雜而系統的工程,如果只是單純地進行部分產業和企業的轉移,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想有效治理環境問題,關鍵在于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優先發展污染少、能耗低、產值高的綠色產業,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和低產值的劣勢產業。同時,還要建立區域聯防聯控機制,通過實行區域統一預警、聯動應急響應、嚴格問責等措施,減少或避免重污染天氣發生,整體改善全國的環境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