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熱點:整治"校園貸"亂象叢生
來源:易賢網 閱讀:766 次 日期:2017-02-14 15:15:06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面試熱點:整治"校園貸"亂象叢生”,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背景鏈接】

2016年3月15日,河南鄭州市一在校大學生因無力償還借貸平臺的近百萬借款而跳樓自殺。無獨有偶,湖北一名大學生去年10月貸款3萬元,利滾利越滾越高,到當年12月債務滾到了70多萬元。還有不少大學生因為在多家借貸平臺“借錢拆補”而導致資金鏈斷裂。高息貸款、“裸條放款” 校園借貸市場暗藏貓膩。

今年4月,教育部與中國銀監會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校園不良網絡借貸風險防范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提出,對未經批準在校園內宣傳推廣信貸業務的不良網絡借貸平臺和個人要依法處置。然而,校園借貸亂象依然頻頻發生。

【熱點預測】

高息貸款、“裸條放款”...這些名目繁多的校園借貸背后暗藏多處陷阱,不少大學生因為無法償還高額貸款及利息而被逼走上絕路,甚至有精神失常,跳樓自殺等悲劇頻頻發生。對于“校園貸”亂象叢生,請談談你的看法?

【解析】

“校園貸”亂象叢生背后折射出當前互聯網金融的亂象,同時,受害群體是涉世未深并且無經濟來源的的大學生,也反映出部分大學生錯位的金錢觀和價值觀。因此,必須重拳整治“校園貸”亂象。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金融的深度結合,一批互聯網借貸平臺也順勢而生,借貸對象大多瞄準大學生,分分鐘審核,秒秒鐘放款,因此,“校園貸”一時間發展迅猛。然而,“便利”的背后往往隱藏著高額的利息,甚至要求學生事先上傳自己的不雅視頻和照片做抵押,最終,利滾利越滾越高,大學生因無力償還走投無路,陷入困境。如果不及時整治“校園貸”亂象,不僅會讓更多大學生深受其害,年紀輕輕背負“巨額債務”,甚至會擾亂互聯網金融市場的健康有序運行。

滋生“校園貸”亂象的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部分大學生不正確的消費觀念。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大學生群體初入社會,在沒有老師和父母的約束下受到多種價值觀念的沖擊,一時間過度物質化,智能手機、名牌用品等超前消費在大學生群體中屢見不鮮,大部分“校園貸”的學生起初向各網絡平臺借款幾千元,但到后期因無力償還,以至于利息越滾越大,最終變成“巨額債務”。同時大學生剛離開家庭,單獨進入大學生活,風險防范意識、風險甄別能力比較薄弱,一不小心就會掉入“坑”中。

第二,“校園貸”門檻低,監管缺失。校園借貸的本質是某些第三方借貸平臺,以高息的方式,通過向學生發放貸款來獲利。對借款人資質審核不嚴或者根本不進行審核,不考慮學生的還款情況。在注冊上門檻低,只要能拿到營業執照即可。此外,由于網絡借貸的審核流程和貸款手續都在線上辦理,不需要本人當面簽訂協議,這也導致平臺存在巨大的安全漏洞。

因此,重拳整治“校園貸”亂象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完善法律法規,加強重點監管。一方面,國家應當盡快出臺更有針對性的法律法規,補全法律漏洞,讓大學生能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金融機構也應當制定校園借貸的細則,審核把關要嚴,貸款發放要緊,貸款用途要明。另一方面,銀監會等監管部門應轉變思維,把監管視線從線下轉移到線上,更新線上監管工具,實時監控并嚴厲打擊不合法的網絡借貸行為。

第二,引導大學生轉變消費觀念并且提高防范意識。大學生應建立文明、理性、科學的消費觀,拒絕過度消費、超前消費。同時家長和學校應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引導,在平時的教學環節中可以增加金融素養的相關課程,提高學生的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防范意識。

第三,建立行業規范?;ヂ摼W金融也應該認真審視自身發展中的缺陷和不足,建立行業規范,嚴格自律,堵上漏洞。建立互聯網金融“黑名單”,將不合法不合規的借貸平臺拒之門外,清理內部詬病,為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更多信息請查看面試資料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