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資料】
2015年6月30日,國家衛計委發布《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成人中約每4人中就有一個患高血壓,每10人中有一人患糖尿病,超重肥胖問題凸顯,高血壓、癌癥發病率10年來呈上升趨勢,慢性病正成為我國居民健康的重要殺手。
【標準表述】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慢性病正呈現年輕化趨勢。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大、作息不規律、長期疲勞都是慢性病的誘因。同時,生活水平提高后不加節制的飲食,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等,也都不知不覺給民眾健康帶來威脅。
從現實情況看,我國正處于健康管理發展初期,缺乏適合國人的健康管理技術模式和服務體系,導致當前健康管理市場的亂象,國家無法就健康管理制訂配套政策,健康管理產業步履艱難。
第一,對健康管理對象的認識存在誤區。
第二,對健康管理的認識存在誤區。
第三,人們日常體育鍛煉與健身保健缺乏健康管理專家的專業指導,技術資源匱乏。
第四,健康管理體制不健全。
【具體措施】
第一,加強全民健康管理教育,普及健康知識,修正健康理念,這是健康管理能夠順利有效開展的重要前提。
第二,改革醫療衛生體制。
第三,實施“全民健康工程”。盡快出臺和完善相關法律,將以健康管理納入法律體系,明確政府、醫療機構、保險機構、社會組織和個人等在健康管理中的責任、義務和權利,為推進健康管理產業、實現全民健康工程提供抓手、支持和動力。
第四,成立專門的行業組織,制定和推行健康管理技術規范化標準,嚴格行業準入,規范健康管理產業的發展。
第五,建議國家將健康管理產業納入扶持產業范圍。按照戰略新興產業予以支持,并在財稅、金融、土地、環保、食品、衛生、質檢等方面出臺配套政策。
第六,引導民眾養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習慣,降低慢性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