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事物是變化發展的,只有順應變化,不斷革新,才能與時俱進,避免被歷史潮流所淘汰。目前,我國進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政治、經濟、社會等領域涌現出大量的新情況和新問題,用舊的思維和方法無法解決。在此情況下,必須破舊立新,而“歸零”則是成功的關鍵。
“歸零”即放棄過去的經驗與模式,從零開始。人具有習慣和惰性,具有趨利避害的本能,而“歸零”會帶來巨大的風險和挑戰,不容易做到,但是,只有“歸零”,才能獲得新的思維,發現新的方向,從而擺脫固有經驗和模式的束縛,贏得新生。無論是政府、企業,還是個人,都需要“歸零”。
“歸零”是政府加強自身建設的需要。改革開發以來,隨著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我國政府的職能不斷轉變,但是目前,仍然存在大量的行政審批、作風問題與貪污腐敗現象等,嚴重損害了政府形象與公信力。黨的十八大召開后,以習近平總書記為首的新一屆領導集體上臺,大力推動簡政放權,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積極建設法治政府,政治風氣大為好轉,民眾拍手稱快。如果沒有超人的勇氣,對政府原有的管理體制等加以“歸零”,這些成績的取得肯定不可想象。
“歸零”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需要?,F在是知識經濟時代,科技、模式等創新速度越來越快,競爭越來越激烈,只有不斷“歸零”,才能不斷創新,占據競爭優勢??v觀手機市場,諾基亞在幾年內迅速衰落,而蘋果、小米則飛速崛起。仔細分析會發現,諾基亞的失敗在于沒有不斷“歸零”舊的產品模式,而蘋果、小米的成功則在于通過從零開始,開發出更有設計美感、更吸引人的產品以及營銷模式。而近幾年,創客的風行對傳統制造企業的巨大沖擊,也是很好的證明。因此,企業要想持續發展,就必須不斷進行生產模式等的“歸零”。
“歸零”是個人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需要。正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生活習慣看似小事,實則對人有重大影響。比如說,長期暴飲暴食,會得胃病;長期不講個人衛生,會給人留下邋遢的不良印象。垃圾分類也是生活習慣的一個方面。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亂扔垃圾,不僅會浪費資源,而且會污染環境。只有以頑強的意志對不良習慣加以“歸零”,才能讓生活更加健康、更有活力。
“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商鞅對秦國傳統政治、軍事等制度進行“歸零”,大力推行變法,使其國力強盛,最終統一六國;而鄧小平同志則對計劃經濟體制進行“歸零”,實行改革開放,讓中國經濟走向騰飛。“歸零”是破舊立新的金鑰匙。政府、企業和個人只有具有“歸零”的意識和勇氣,才能發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