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句中國古語因被喬布斯推崇而風靡。只有不忘記自己最初的想法,才能有始有終地去完成自己的夢想,然而身處大數據時代的企業、個人卻常常扮演著“跟隨數據”的角色,遺忘了最初的想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時期,各種矛盾、問題也持續凸顯,只有不忘本源,才能最終實現“中國夢”。
“歸零”,是提升企業競爭優勢的必經途徑。隨著熱門產品的同質化發展和激烈競爭,無論是傳統的制造業,還是依靠模仿他人來生產制造的“山寨”產品,都面臨著經營的窘境,而只有不斷“歸零”,才能不斷創新,推動企業經濟轉型升級,占據競爭優勢。在今年兩會期間,“創客”一詞首次“闖入”《政府工作報告》,贏得了無數點贊,“創客”的興起,是“歸零”的標志,不僅能夠引領制造業從中心化和大規模型態朝著個體式和去中心化的方向發展,給個體式制造業帶來新的機遇,且其作為設計和創意的源泉和載體,如若嫁接于低端仿造企業,必能迸發出驚人的能量,促進山寨企業轉型。
“歸零”,是確保政府工作能夠順利開展的必然舉措。密集出臺的反腐禁令,使得每逢佳節倍思“清”逐漸成為中國官場的新常態,而不少事業單位基層員工和企業白領卻沒了以往應有的節日福利,引起了社會的質疑。因此,加大反腐很有必要,但切勿遺忘了反腐的“初心”--維護和保障公民權利。隨著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中央“八項規定”、狠剎“四風”的有效執行,各地公款消費現象不僅得到了有效遏制,且產生的協同效應,進一步促進了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氛圍的構建,有效提升了政府公信力。
“歸零”,是促進社會良性循環的必要選擇。隨著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渴望金錢、名利上的“成功”成為普遍心態,不利于社會的健康發展。良好的心態、健全的人格,是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也是社會心態“歸零”的集中體現;同時,有效促進社會心態的“歸零”,能夠引導群眾返璞歸真做自己,更有勇氣去創新,更有自信去應對新的挑戰,進而促進社會的良性循環。
“中國夢”,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是不忘初心的夢。在我國進入全面改革的新時期,在我國踏入全面現代化的新時代,迫切需要我們能夠將心態“歸零”,登高望遠而腳踏實地,不忘“初心”,謹遵“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實現國家的富強、民族的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