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6日,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公布了一則通報,通報取消亞運會、奧運會貢獻獎,對全國綜合性運動會只公布比賽成績榜,不再公布各省區市的金牌、獎牌和總分排名。今后將從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體育投入產出效益等多個角度研究設立體育事業發展的評價指標。請談談你對此項規定的看法。
【解析】
中紀委監察部針對體育行業發布“淡化”地區成績的新規,是基于社會上“唯金牌論”現象愈演愈烈的情況,這體現了官方“體育觀”正在回歸理性,視角更宏觀更全面,對提升國民身體素質、促進體育產業增效、培養更多競技體育人才都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具體來說:
首先,有助于體育界找回健康向上的體育精神。正因為體育精神被金牌光芒掩蓋,“奪金”才成為體育賽事的唯一目標,這種扭曲的導向不僅導致了“暗箱操作”、“虛假比賽”等亂象,也使金牌成為國家綜合實力、地方政績考核的重要評價指標,這嚴重偏離了原本的體育精神?!锻▓蟆芬幎D掩去金牌過分的“光芒”,減少錯誤價值導向,使原本單純的體育精神得以回歸,還比賽一片凈土。
其次,有助于體育事業的多樣化發展。我國體育項目往往是強者越強,弱者越弱。有能力爭金奪銀的項目獲得的扶持力度大,發展好,而弱勢項目獲得關注少,只能掙扎在存亡邊緣。這種“趨利”的扶持導致許多體育項目在中國難以推廣和發展?!锻▓蟆芬幎ㄒ愿谋荣惻琶绞絹頊p少“以成績論英雄”的情況,各地將有可能根據項目發展實際需要綜合部署,合理投入,鼓勵體育項目多樣發展。
最后,有助于促進體育事業全民化發展。眾所周知,中國健兒在近幾屆奧運會上都取得了不俗成績,但國民身體素質卻令人堪憂。大眾健身才是國家體育產業發展的基礎,同時也為競技體育輸入人才,然而我國健身人口比例卻遠低于發達國家。《通報》規定研究設立全新的體育發展評價指標,從更宏觀的角度著眼體育行業的全面發展,不僅利于全民健身的開展,更能提高國人的身體素質。
當然,摒棄“唯金牌論”,回歸體育精神的本源,并不是全盤否認競技體育崇尚卓越與拼搏的精神,而是避免把“金牌”當作體育事業發展的唯一目標。要消除對體育精神的狹隘理解,踐行“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理念,就要:一方面簡政放權,減少政府對體育賽事、群眾性體育組織活動的行政審批手續,創造更寬松的健身環境以激活全民體育發展的活力。另一方面創新體育事業發展的評價指標,促進全民體育發展,將發展全民健身的責任納入到政府考核指標,為全民健身提供更多的公共資源和更完善的服務。只有從制度引導到技術支持多層面投入,才能全方位促進體育精神和全民健身精神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