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元旦過后,四川省達州市連續遭遇重度污染天氣,當地環保局稱近期PM2.5指數之所以迅速攀升,是由于市民熏制臘肉造成的,為此強行關閉了當地多家臘肉工廠。對于環保局的做法,請談談你的看法。
【解析】
霧霾作為關乎百姓生活質量的環境問題,一直以來備受關注,尤其是涉及到霧霾原因的探討,更是牽動著每個人的神經。關于四川達州近期PM2.5指數不斷飆升的原因,當地環保局歸罪于當地的傳統習俗——熏制臘肉,并且強行關閉多家臘肉工廠,這種做法不僅暴露出當地政府對于“霧霾”問題的不負責任態度,更折射出相關部門急于撇清自身責任,逃避因治霾不力受輿論譴責的心理。
眾所周知,霧霾天氣的形成,原因諸多。除了工業廢氣、汽車尾氣、超標排放之外,當下城市生活中的垃圾焚燒、建筑揚塵等也是加劇霧霾天氣的重要因素,再加上城市地形不利于大氣流動、霧霾擴散,導致區域污染與本地污染相互疊加,難免使霧霾天氣愈演愈烈。而熏制臘肉作為四川的一種傳統習俗,在制作高峰時期產生的煙霧,不可避免會在一定程度上對空氣造成輕度污染,但根據科學檢測,這種影響在環境自凈能力的作用下非常小。所以,當地環保部門作為一個專業部門,貿然將“熏制臘肉”作為引起霧霾天氣的罪魁禍首,難免讓人懷疑政府在為自己推脫責任,在極力否認對地方污染企業超標排污行為監管的不力與缺失。這種急于撇清關系、敷衍公眾的態度,不僅讓百姓對政府的治霾態度與治霾能力產生質疑,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加劇百姓對政府的不信任。
治霾工作是一個長期且復雜的過程,需要政府發揮應有的引導與督促作用。所以,作為環保部門的領導干部,在面對霧霾問題時應該秉承著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而不是基于明哲保身的“鴕鳥心態”,在無法向工廠排放、違規建設“開火”的情況下,貿然使用“大躍進”式的粗暴手段對民俗民風下手,這種不負責任的治霾心理,只會讓霧霾越來越嚴重。所以,政府部門要把調整優化生產結構、強化創新驅動和保護環境生態有機結合起來,積極發展創新產業。同時,要加大對于違規企業的監督與處罰力度,最大限度控制和降低企業污染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另外,對熏制臘肉這種傳統企業也要做好合理引導,使其對大氣污染的影響降到最低。由此多方面結合,霧霾問題方能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