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資料】
2016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的意見》,該文件提出禁止設立不符合戶口登記規定的任何前置條件,此前地方將計劃生育政策與落戶捆綁的做法不在少數。無戶口人員辦理戶口登記后,將依法享有教育、社保等合法權益。
【標準表述】
對于“黑戶”而言,他們的基本權利無法保證,因為公民權利與公民身份密切相關,在社會管理日趨科技化、精細化的今天,在入學、就業、結婚、生育、社交、流動等方方面面都面臨著各種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同時,一個國家社會治理水平的高低體現為對實有人口信息掌握的精確度和準確性,如此眾多沒有納入人口信息管理的“黑戶”,無疑是社會治理的巨大漏洞和重大隱患。
人口數據是宏觀決策的基礎。全面掌握全國人口的基本情況,才能為研究制定人口政策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提供依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只有摸清我國人口的真實情況才能更好地進行社會管理、資源分配和大數據分析等。
對于如此龐大的群體由于人為原因在生活、學習、工作等各個方面都受到嚴重的限制,人格尊嚴、權益嚴重受損,使得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加。推進實名制,以身份證號碼為信任根的實名制正在全面鋪開。戶口問題不解決,1300萬黑戶的生活在這個日益數字化的社會將會更加舉步維艱。
【具體措施】
第一,戶籍要與社會福利、利益分配脫鉤,讓社會撫養費的征收回歸自身軌道,戶口的歸戶口,計生的歸計生。
第二,優化居民戶籍接續的各種手續,方便居民戶口的遷移、對接落戶。尤其是直接規定凡是在中國出生的公民都應自動地、無條件地給予落戶登記,使其獲得公民身份,必要時公安機關與計生系統、衛生系統聯網,主動提示新生兒父母給孩子辦理落戶手續。
第三,對于出臺土政策,刁難群眾落戶,拒絕給無戶口人員落戶的基層公安機關、民警要進行追責,倒逼他們不打折扣地執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