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首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著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出了“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新形勢下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強調要堅守“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戰略底線。
當前,我國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面臨新的形勢和任務。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放在經濟工作的首位,強調只要糧食不出大問題,中國的事就穩得住。2014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要抓緊構建新形勢下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這充分體現了中央對我國國情和現代化建設規律的深刻把握,強化了重農抓糧的施政理念和工作要求。我們要深刻領會新形勢下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以高度的自覺、扎實的行動,全力以赴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
【標準表述】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央對糧食生產和糧食安全始終高度重視。改革前,我國長期受到糧食生產能力和進口能力不足制約,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供應緊張困擾著國民經濟運行和發展。改革后,我國在農村普遍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很快告別了糧食等主要農產品普遍短缺狀況。隨著我國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生產和供給狀況的改善,農產品流通體制市場化改革邁開了步伐??傮w上說,我國一直高度重視糧食等農業生產,但不同形勢下發展糧食等農業生產政策的實施力度有所不同。新形勢下,中央提出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
【具體措施】
切實抓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重點任務和重大措施的落實
第一,實施好新形勢下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必須讓各級政府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在這一過程中,中央和地方要共同負責。中央要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承擔首要責任,在調控糧食市場、建立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和保護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并督促檢查地方政府切實履行糧食安全責任。各級地方政府要樹立大局意識,增加糧食生產投入,自覺承擔維護國家糧食安全責任。
第二,必須更加嚴格地保護耕地資源和淡水資源。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不僅要守住18億畝耕地數量,而且還要保證耕地質量能夠不斷地提高。無論什么地方,城鎮建設和工業發展都不能以任何借口在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上打主意。
第三,農業科技創新是保障新形勢下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農業技術集成化、作業過程機械化和生產經營信息化,對我國農業生產發展和保障糧食安全潛力仍然很大,要選擇示范種糧農戶進行扶持,集成配套推廣使用適用技術,包括優良品種、高效栽培、疫病防控、農業節水等技術,實現優質高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