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資料】
今年也是新醫改進入第六個年頭之際,雖然以藥養醫的路已經越走越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藥價虛高仍然存在很多灰色地帶,對于藥價問題你怎么看?
【解析】
藥價虛高問題主要出在招標環節。藥品在招標環節分為:1.基礎藥品:基本上包含在醫保藥品目錄中;2.非基礎藥品:有一部分已經列入醫保,剩下的還在醫保之外。
目前我國藥品流通定價的流程:各省先在藥品集中采購平臺認購中標藥品,公立醫院為了進一步壓低藥價,還會進行二次議價。為了提高利潤一些藥企在上報藥品零售價時,不僅已將專利、獨家研發等成本囊括進去,甚至還包括了二次議價、醫院醫生收取回扣的成本。所以在招標環節藥企對藥品的定價就遠遠超出了藥物的成本。
藥價虛高的另一個原因是利益集團的壟斷。我國總共四五千家藥企中,只有二三百家有盈利,其余大多數都是微利或虧損狀態。有些藥品銷售排名靠前的企業,在公立三級甲等醫院的銷售占據壟斷地位,因而也擁有了藥價的主要把控權。
由此可見,目前藥企單方面向發改委提供藥價,且藥品流通定價的流程不科學導致了藥價貴,因此,建議從以下幾方面控制藥價:
首先,合理定價。藥企要加強社會責任感合理定價,公布、公開真實的藥品成本價格和批發價格,接受民眾和業內人士的監督。
其次,提高議價能力。我國的藥品價格改革應繼續推進,相關部門應該把更多的非基礎藥納入醫保藥品目錄中,而醫院在采購時可以圍繞醫保支付基準價協商談判,加強醫院的議價動力,在二次議價的基礎上增加議價的次數和否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