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考試網:申論寫作綜合寫作模擬題-鄉愁牽動鄉賢
來源:易賢網 閱讀:879 次 日期:2016-12-07 14:22:51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事業單位考試網:申論寫作綜合寫作模擬題-鄉愁牽動鄉賢”,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綜合分析題:

鄉賢文化是一個地域的精神文化標記,是連接故土、維系鄉情的精神紐帶,是探尋文化血脈,張揚固有文化傳統的一種精神原動力。鄉愁,是凝聚鄉村社會的文化基因之一。千百年來,多少從鄉村走出的精英,或致仕,或求學,或經商,最后都會被鄉愁牽引,或衣錦還鄉,或葉落歸根。他們用自己的人生經歷為鄉民樹立了榜樣,成為道德教化的楷模,成為社會穩定的力量,他們就是所謂的“鄉賢”。

2014年9月召開的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作經驗交流會上,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對鄉賢有了新的詮釋:農村優秀基層干部、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成長于鄉土、奉獻于鄉里,在鄉民鄰里間威望高、口碑好,是“新鄉賢”的主體。要繼承和弘揚有益于當代的鄉賢文化,就要發揮“新鄉賢”的示范引領作用,用他們的嘉言懿行垂范鄉里,涵育文明鄉風,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深深扎根。同時,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吸引和凝聚各方面的成功人士,用其學識專長、創業經驗反哺桑梓,建設美麗鄉村。

新鄉賢是從鄉村走出去的精英,他們回鄉后以自己的經驗、學識、專長、技藝、財富以及文化修養參與新農村建設和治理,他們身上散發出來的文化道德力量可教化鄉民、反哺桑梓、澤被鄉里、溫暖故土,對凝聚人心、促進和諧、重構鄉村傳統文化大有裨益。當前新農村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發掘與實踐表明,鄉賢文化是可利用的重要文化資源。當代鄉賢在農村基層建設、傳統村落文化的保護和傳承等方面,能夠發揮重要作用。因此,重建鄉賢文化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有著重要的意義。

紹興上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底蘊深厚,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祖先生息繁衍,與余姚河姆渡文化共輝。歷經長達4000多年歷史長河的淘洗和沉淀,形成了孝德文化、青瓷文化、梁祝文化、東山文化、春暉文化、圍涂文化、信義文化、鄉賢文化等一系列彰顯地域特色的傳統文化。而在歷史長河中涌現的一代又一代的鄉賢名人所形成的鄉賢文化,與以上這些文化相輔相成,閃耀著獨特的光彩與寶貴價值。

問題:

千百年來,鄉愁牽動鄉賢。請就上虞區鄉賢研究會的名義寫一份倡議書,倡導虞籍鄉賢建設美好家園。

要求:主題明確,內容充實,用語得體,字數不超過800字。

【參考答案】

倡議書

尊敬的各位虞籍鄉賢:

我們可愛的家鄉——上虞,是虞舜故里,道德之鄉;是青瓷祖庭,科技之鄉;是王充故里,人文之鄉。上虞清麗靈秀的山水、豐厚博大的文化,培育了“還珠太守”孟嘗,“千古孝女”曹娥,“東晉名相”謝安,“方志之父”章學誠,以及陳春瀾、馬一浮、經亨頤、竺可楨、胡愈之、吳覺農、經叔平、謝晉、徐光憲等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俊彥,是他們鑄就了上虞人杰地靈的輝煌。他們是上虞人民的驕傲,是上虞歷史上當之無愧的鄉賢。

為了讓鄉賢精神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揚,讓家鄉更加美麗,讓鄉親更加幸福,我們謹向各位虞籍鄉賢倡議如下:

一、傳承先賢美德。上虞歷來被稱為“明德之源”、“孝德之鄉”、“信義之城”、“鄉賢之邑”,在歷代上虞鄉賢身上,都閃耀著道德的光芒。作為一名新時代的上虞鄉賢,要樹立良好的道德形象,從政者勤政清廉,經商者誠實守信,專業者敬業崇德,不損上虞道德傳統,不墜先賢道德鄉風。

二、爭創事業輝煌。為人類造福、為社會貢獻、為家鄉爭光,這是鄉賢之大者。各位鄉賢要立足自己的崗位,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勤奮努力,在事業上勇猛精進,在專業上出類拔萃,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為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為家鄉增添更多的光彩。

三、反哺家鄉建設。對國家的忠,對家鄉的愛,都是對父母孝的延伸。作為“孝德之鄉”上虞鄉賢,反哺家鄉,造福桑梓,是義務也是責任。各位鄉賢要發揮自身特長,融入家鄉發展大業,讓鄉賢的學識、技藝和財富回鄉、回歸、回流,或為家鄉牽線搭橋、出謀劃策,或回家鄉投資興業、捐資助善,讓家鄉發展得更快、更美。

四、宣傳家鄉發展。“誰不說俺家鄉好”,熱愛家鄉是一種美德。無論是身在上虞還是在外工作,各位鄉賢都要熱心地宣傳家鄉,贊美家鄉,推介家鄉,讓更多的人知道上虞,了解上虞,關心上虞。

上虞區鄉賢研究會

X年X月X日

更多信息請查看申論考試資料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相關閱讀申論考試資料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