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借助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電子商務模式的建立,近兩年網絡劇異軍突起,使得文藝生態的面貌與格局為之一新。但是,由于準入門檻低,趨之若鶩者眾,為了博取資本方的關注,不少網絡劇匆匆上線,給人一種有數量、缺質量,有熱度、缺尺度,有市場、缺氣場的印象。
【標準表述】
網絡劇作為新近興起的藝術形式,可謂處于“井噴”階段,既有蓬勃的活力,也有不成熟、不規范的階段特點。網絡劇的觀眾以青少年為主,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不穩定,一些過分消極、負面的信息將會侵蝕他們的精神世界,對他們的人格成長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守住內容底線,無論對網絡劇產業健康發展還是產生積極社會效應來說,都是現階段網絡劇行業的必要堅守。也只有守住底線,網絡劇才能獲得更加良性的成長基礎與生存空間。
就目前而言,網絡劇尚處在媒介屬性開發的初級階段,互聯網行業乃至內容生產者仍關注于技術與形式層面的“震驚”效果,焦點尚未集中在內容品質的提升上,網絡劇行業所特有的技術優勢還沒有完全轉化為藝術價值優勢。如果能主動縮短網絡劇的發展瓶頸期,將網絡劇發展聚焦在內容品質提升上,將是具有歷史意義的產業進步。
【具體措施】
一、 以評獎等方式為網絡劇指明前行方向,鼓勵良性有序的市場競爭,鼓勵精品脫穎而出。
二、 將以往成功的文藝成果創建機制輻射到網絡劇領域,在尊重新媒體屬性的前提下,催生出多樣式、多體例、符合文藝規律的優質網絡劇內容。
三、 鼓勵文藝名家積極參與網絡劇創作和評論,豐富網絡劇的文化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