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維在幼兒心理發展中的作用
(一)思維的概念和基本特點
1.思維的基本概念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現實間接和概括的反映,是人認識的高級階段。
思維與感知覺有著密切的聯系,幼兒時期,這種聯系尤為密切。人的思維是在對事物感知的基礎上產生的,它是認識的高級階段。如果沒有大量的感知材料,思維就無從產生。幼兒正處于思維發展的初級階段,其思維的發展更不可離開感知覺的發展。
思維與語言是密不可分的。語言中的詞都是對事物一般屬性和聯系的概括。在幼兒的思維發展中,語言與思維的關系尤為密切,發展幼兒的語言對發展幼兒的思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思維的特點
2.幼兒的思維發展標志著幼兒認識水平的提高
幼兒思維的發展使幼兒對事物的認識不是停留在認識事物的表面特征,而是進一步認識事物的本質。
3.思維的產生和發展促進了幼兒情感、意志和社會性的發展
思維對幼兒的影響并不僅僅局限于幼兒的認識方面,它還滲透到幼兒的情感、社會交往和個性等方面。4.思維的發生標志著意識和自我意識的出現思維水平提高對自己和他人的認識,使幼兒知道自我,使自我意識得到發展。
二、幼兒思維發展的主要特征
(一)兒童思維發展的趨勢
兒童最初的思維是直觀行動的,然后出現具體形象的,最后發展起來的是抽象邏輯的思維。
直觀行動思維,主要以直觀的、行動的方式進行。主要特點是:①思維是在直接感知中進行的;②思維是在實際行動中進行的;③典型方式是嘗試錯誤,主觀上無預定目的和行動計劃。
具體形象思維依靠表象,即依靠事物在頭腦中具體形象的聯想進行,這種幼兒思維的典型方式,是在直觀行動性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抽象邏輯思維是反映事物的本質屬性和規律性聯系的思維,是通過概括、判斷和推理進行的,是高級思維方式。嚴格說,幼兒學前期只有這種方式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