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資料】
在“最難求職季”里,大學畢業生簡歷造假,忽然間成了備受關注的話題。類似的簡歷造假、文憑“注水”,在一些高校畢業生求職中已成公開的秘密,甚至出現比拼造假現象,稱不造假是大傻。對此,你怎么看?
【解析】
近年來,大學畢業生簡歷造假現象愈演愈烈,這種社會不正之風并非一時興起,而是多重原因作用下的結果。首先部分學生急功近利、心浮氣躁、誠信缺失、心術不正。再加上,就業市場僧多粥少競爭慘烈,就業市場形勢嚴峻,一些招聘直接注明“學生干部優先”,有的單位對應聘者的政治面貌作出明確規定。為了爭取就業機會,一些畢業生就夸大簡歷信息,給簡歷“注水”。其次,學校也難辭其咎,學生德育一直被忽視,在監督學生求職方面也顯得能力不足。最后,核實簡歷成本高、簡歷“注水”的不誠信行為成本低,也助長了投機風氣。
簡歷造假、文憑注水是社會的悲哀。糾正這股不正之風,需要多方面努力:
一、對大學生而言,要秉持誠信的做人根本,“簡歷造假”雖然像是一種無奈之舉,但其背后的“不誠信”污點,終究是確存的。
二、高校、用人單位以及相關的人事部門,必須把好關,一定要擠干畢業生簡歷中的水分,堅決讓不講誠信者不能得逞,讓造假者為自己的行為付出相應的成本。此外,用人單位必須找到一套適合自己的“精準選人”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求職者投機取巧、投其所好。
三、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曝光不誠信行為,在人才交流中心設立求職者“黑名單”制度,方便用人單位查詢,以減少失信行為。相信只要社會各方“認真”,堅持原則,“吹?!焙啔v必會很快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