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啟動霧霾紅色預警期間,建議各企事業單位可視情況采取彈性工作制,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不可否認“實行彈性工作制”這一舉措在重度大氣污染的天氣里,確實對公眾健康能起到某種程度上的保護作用。但是,對于這種“彈性工作制”的積極價值,我們要客觀評價,不可高估。
據中國氣象局統計,2015年我國大范圍持續性霧霾共出現11次之多。在這種霧霾早已常態化普遍化的情況下,“彈性工作制”規避霧霾危害的局限性非常明顯。另一方面,“彈性工作制”不可能完全代替作為主要工作方式的“定時工作制”,且也并非所有工作崗位都能實行“彈性工作制”。
從大氣污染治理的角度看,“彈性工作制”之類措施,也只能算是一種消極被動性的治標措施,絕非治本之策。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只有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對制造霧霾的主要污染源動真格治理,從而切實減少大氣污染的排放總量,才能真正解決霧霾問題。因此,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采取措施:
首先,全社會要從思想上重視起來。從企業角度來講,應該更加具有社會責任感,企業至少應該公布自身的污染物和危險廢棄物排放,滿足公眾的知情權。從民眾角度來講,也要從自身行動起來,盡量能夠綠色出行等。
其次,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從眼前來看,必須在法律層面對任何超標違法的污染排放主體,實施最嚴厲的懲罰,構筑有威懾力的治污懲戒機制;
最后,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深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從長遠看,必須在社會發展層面,通過強有力的制度性改革,真正將“轉變發展方式”從空洞的口號落實為切實的行動,徹底改變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發展方式、推動社會經濟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的全面優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