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理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答: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確立了新形勢下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戰略目標和戰略舉措,是黨中央治國理政的總方略,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蘊涵著深刻的戰略思想、全面的系統思想和科學的辯證思想。
2.選拔任用黨政領導干部,必須堅哪些原則?
答:(一)黨管干部原則;(二)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原則;(三)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原則;(四)注重實績、群眾公認原則;(五)民主、公開、競爭、擇優原則;(六)民主集中制原則;(七)依法辦事原則。
3.除依照法律法規和有關要求須保密的內容和事項外,黨政機關應當按照及時、方便、多樣的原則對哪些費用及情況,以適當方式進行公開?
答:(一)預算和決算信息;(二)政府采購文件、采購預算、中標成交結果、采購合同等情況;(三)國內公務接待的批次、人數、經費總額等情況;(四)會議的名稱、主要內容、支出金額等情況;(五)培訓的項目、內容、人數、經費等情況;(六)節會、慶典、論壇、博覽會、展會、運動會、賽會等活動舉辦信息;(七)辦公用房建設、維修改造、使用、運行費用支出等情況;(八)公務支出和公款消費的審計結果;(九)其他需要公開的內容。
4.如何理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蘊含的科學的辯證思想?
答:“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是一個辯證統一體,既有目標又有舉措,既有全局又有重點,是有機聯系、相互貫通的頂層設計。總體可稱之為“一大目標、三大舉措”,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戰略目標,其他三個“全面”都要服從服務于這一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三大戰略舉措,三者共同支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戰略目標,保障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奮斗目標。從更長遠角度看,在實現中國夢的戰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基礎,全面深化改革是動力,全面依法治國是支撐,全面從嚴治黨是關鍵。
5.如何理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的實踐要求?
答: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強調,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其中,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6.黨員干部如何強化看齊意識?
答:堅持把對黨絕對忠誠作為根本政治要求和最重要的政治紀律,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向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看齊,向黨中央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項決策部署看齊。
7.黨員干部如何帶頭踐行“三嚴三實”要求?
答: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重點是加強和改進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的作風。嚴以修身,核心是加強黨性修養;嚴以用權,核心是堅持用權為民;嚴以律己,核心是增強敬畏之心;謀事要實,核心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創業要實,核心是要真抓實干;做人要實,核心是忠誠老實。
8.如何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作風建設關鍵是要在抓常、抓細、抓長上下功夫”這句話?
答: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應該把握“常、細、長”這個作風建設的顯著特征和內在規律。抓常,就是要把作風建設時刻擺上位置、有機融入日常工作,做到管事就管人,管人就管思想、管作風;抓細,就是對干部群眾特別是基層群眾反映的作風問題一一回應、具體解決。抓長,就是反復抓、抓反復,認真落實作風建設各項制度,形成長效化保障,做到有章必循、違規必究。只有把作風建設作為永恒課題,堅持標本兼治,經常抓、見常態,深入抓、見實效,持久抓、見長效,才能讓作風建設深入人心。
9.如何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從嚴治黨重在加強紀律建設”的重要論述?
答: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從嚴治黨重在加強紀律建設的重要論述,指明了紀律建設的著力方向,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重要遵循。包括:加強紀律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嚴明黨的紀律,首要的就是嚴明政治紀律;嚴明黨的組織紀律,增強組織紀律性;創新黨內法規制度,把各項紀律和規矩立起來;使紀律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落實管黨治黨責任,強化監督執紀問責。
10.干部教育培訓有哪幾種方式?
答:干部教育培訓以脫產培訓、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網絡培訓、在職自學等方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