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考試面試備考面試真題解析(354)
來源:易賢網 閱讀:1041 次 日期:2016-08-05 14:04:19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事業單位考試面試備考面試真題解析(354)”,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有人說習慣和修養是人的第二身份,你怎么看?

【解析】

出于偶然,大概是翻《讀者》之類的雜志時,我讀到過這句話的出處——一篇雞湯文,這里面的“身份”強調的是一個人的社會評價,包含學歷、職位、地位等因素,而并非“身份證”、ID等用以區別于他人的含義。

我顯然是同意這句話的。僅僅靠“硬件”——職位、財富、學歷、家世等,固然可以打開社會中的幾乎一切大門,無論職場還是社交,但這種開門歡迎不免含有一種交易的味道:接納你是因為有求于你,至少是可以交易互助。但如果沒有相應的修養和良好習慣,例如禮貌、談吐、誠信等,久而久之,必然使身邊的人不舒服,不愉快,別人不僅會敬而遠之,對你的評價也會大打折扣,這對于一個人的職業生涯和社會交際是非常不利的。相反,優雅的談吐,得體的舉止,守時守信的習慣,都會給你的社交和職場評價加分,這就是所謂的第二身份。

我得承認,修養和舉止確實是我們國家和社會的弱項,但這是一個階段性問題,有著社會和歷史因素。首先說中國進入現代社會不到百年,不到三代人,在解放初期,文盲率近百分之九十,大多數人掙扎在溫飽線上,爭奪著貧瘠的資源苦苦求生,這種社會狀態下,普羅大眾何談修養?正是從我父母這一代人開始,中國才開始了普遍的基礎教育,才開始了大規模的工業化和城市化,正是相對充裕的物質生活和普遍提高的文化素養,才使得公民素質和社會公德成為可能。應該承認,盡管和發達國家仍然有著不小的差距,但民眾的舉止修養確實在提高,尤其是八零九零后,打開了眼界的中國人稱得上是合格的世界公民。

我覺得修養和良好的習慣,固然可以通過讀書陶冶而得來,可以從與良師諍友的交往中學來,可以從家庭的教導傳承中來,但最簡單的是我國的一句古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們所反感的,就盡量避免和改正,不去做那樣的人,如果我們討厭別人言行粗俗,那就要求自己做到禮貌得體;如果我們反感別人不守時不守信,那就要求自己說到做到,掌握好時間;如果我們感到別人妨礙到自己,在提醒他的同時,也要回顧自己是否有類似的行為。

我們都重視別人的評價,要想獲得好評和尊重,就要靠自己的行為去贏得。

更多信息請查看面試資料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相關閱讀面試資料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