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等國際知名快餐連鎖店供應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被曝光大量使用過期、變質、次品原料生產快餐所需食品。對于這個事件你怎么看?
【解析】
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問題頻發,對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作為國際知名快餐連鎖店的長期供應商上海福喜公司被曝出使用過期產品,這一事件更加揭示出當前我國食品安全令人堪憂的現狀,應該引起了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及密切關注。
上海福喜事件的發生,暴露出當前我國食品行業存在的諸多問題:
首先,企業誠信的缺失、社會責任意識淡薄。當前一些企業為了追求高額利潤來謀取暴利,拋棄企業誠信與責任,進而采取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的違法手段,甚至像上海福喜這樣的知名企業也加入到作假的行列,可見當前企業信用的缺失已經到了一種十分嚴重的境地。
其次,相關法律制度不健全、國家監管部門的監管不力。國家雖然出臺了一系列與食品安全有關的法律法規,但對違法行為懲罰和打擊力度不夠,對違法企業起不到打擊和震懾的作用。另外,我國食品安全在監管中各部門分工不明確,部門職能交叉,“劃段”監管導致“各自為政”,這樣就使得一些監管流于形式,既起不到監督的作用,也起不到管理的作用。
再次,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不強,維權意識淡薄。當前我國消費者在食品安全知識方面還比較欠缺,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度不夠。如當一些食品企業被曝出問題后,一些消費者還是趨之若鶩前去就餐,甚至一些民眾為了貪圖便宜,主動去購買過期或劣質食品,這都直接或間接的為違法食品企業提供了市場需求和生存的空間。
面對頻發的食品安全事件,我們必須要采取積極的措施去應對:
首先,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監督力度。國家要盡快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出臺一系列具體的配套法規,包括食品安全技術規章和標準要求在內的食品安全法律體系,逐步形成與國際接軌的食品安全法律體系。同時必須強化食品安全部門的監管力度,要完善多部門監管的協調合作機制,切實和完善和落實“問責制”,真正起到監督和管理的作用。
其次,加大處罰力度。食品監管部門要做到對任何食品安全問題采取“零容忍”的態度,必須加大對食品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增大企業或者個人違法的成本,進而起到震懾和遏制的作用和效果。
再次,強化媒體監督,增強民眾食品安全意識。在信息化的今天,媒體要承擔起監督的責任,及時揭露和曝光食品安全的違法犯罪事件,加大對健康食品的宣傳力度,向民眾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及食品安全知識。而作為消費者,我們也要及時轉變以吃洋快餐為時髦的錯誤觀念,要看到美味背后的安全隱患,減少對不健康洋快餐的消費,進而從根本上減少對自己健康的傷害。
總之,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是一項系統而又艱巨的工程,需要企業、監管部門、相關媒體及消費者的共同參與,只有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減少和遏制此類食品安全事件的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