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總書記說,國家公職人員是百姓的勤務兵、人民的公仆。對此你怎么看?
【解析】
作為公職人員,群眾的滿意就是我們的價值追求,時刻腦里想著人民、胸中裝著人民、腳下跟著人民、服務為了人民,堅決把群眾路線走穩、走實、走順是我們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習總書記的這句話深刻地揭示出了公職人員的行為準則,那就是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辦民之所需,干民之所盼,切實把人民群眾服務好。
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也是永葆黨的青春活力和戰斗力的重要傳家寶。黨的十八大就提出要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的動力,人民群眾的力量是堅不可摧的。只有服務好人民群眾,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才有利于我們黨我們政府克服各種艱難險阻,不斷取得事業成功。
但是當前部分公職人員卻將勤務兵、公仆此等角色詮釋地很不到位。有些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對待群眾既沒愛心又沒耐心,工作方法簡單粗暴,對待群眾冷、硬、橫、推;有些領導干部缺少定力,做事唯書、唯上就是不唯實,決策朝令夕改、搖擺不定,不研究地方和單位實際,不尊重客觀規律,不考慮群眾意愿,不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此些行為嚴重傷害了群眾的感情,增加了群眾的辦事成本,損壞了政府形象,降低了政府公信力。
求木之長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必浚其泉源,公職人員必須認真扮演好勤務兵、公仆的角色:
堅持以人民利益為先。日常工作中,堅持群眾立場,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服務群眾的唯一標準。
堅持以人民智慧為中心。日常工作中,深入基層,聯系群眾,通過實地調研的方式,積極聽取群眾的意見,從群眾中找辦法,以虛懷若谷、從諫如流的胸懷,拜群眾為師,向能者請教,向智者問策。
堅持以人民訴求為圓心。日常工作中,應盡全力解決人民群眾訴求,服務、工作、行動做到一切以訴求為中心,于能力范圍內千方百計幫群眾解決難題。
堅持以人民評價為軸心。日常工作中,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和批評,以人民群眾的滿意作為衡量工作的最高標準,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問題放在心上,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