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概述】
材料1:《2016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分類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
材料2:2015年6月29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實施情況的報告顯示,我國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共有職業院校13300多所,在校生近3000萬人,每年畢業生近1000萬人,累計培訓各類從業人員2億多人次。
材料3:2015年2月2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在談到職業教育發展的整體部署時,李克強總理強調,職業教育的改革必須要跟上社會步伐。要發展與市場相匹配的職業教育、培養與市場相匹配的職業人才,形成“不唯學歷憑能力”的社會氛圍。
【中公點評】
習總書記曾用三個“重要”描述職業教育的戰略地位。第一個“重要”是,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個“重要”是,職業教育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第三個“重要”是,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
當前,職業教育培養的是技能型、實用型人才,教學成本比較高,如果投入不到位,教育質量很難保證。然而,現如今職業教育培養卻一些的尷尬局面。職業教育觀念滯后,直接影響職業教育法的貫徹落實和職業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職業學校的辦學條件、師資力量配備普遍低于普通學校,許多地方把職業院校放在中招、高招最后批次錄取;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雖高,但就業質量不高,待遇偏低,在擇業、升學、報考公務員等方面存在諸多政策限制和歧視。這些問題進一步助長了眾人對職業教育的偏見。加之,近年來技術人才供不應求,但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體系結構不全,中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沒有“研究生”等體系上的設置,“上升通道”狹窄,成為“斷頭路”。
因此,真正化解職業教育尷尬局面的途徑,應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各層次各類型職業教育模式。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也唯有此,才能引導社會各界特別是行業企業積極支持職業教育,努力建設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系。此外,切實樹立“三破三立”的觀念,即破除鄙薄職業技術教育偏見,樹立普教職教同等重要的觀念;破除輕視職業技能的思想,樹立尊重勞動、尊重技能的觀念;破除狹隘的成才意識,樹立行行出狀元的觀念,并且加大對職業教育法的宣傳力度。
更為重要的是,國家應加強頂層設計,推動民辦職業加快建立現代管理制度,明確民辦職業學校的法人屬性、法人財產權,進一步明確減免稅費政策,落實對民辦學校的獎勵扶持制度,才能給予民辦職業更多的“定心丸”,也才能真正釋放人才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