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醫療糾紛事件層出不窮,已經成為社會的熱點問題,針對這個問題,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醫療糾紛事件不斷頻發,不僅嚴重影響醫務工作人員、醫療機構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更會降低醫務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無法保障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甚至將直接阻礙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的良性健康發展。究其原因主要體現在四大方面:
一是患方。一方面,目前人民群眾普遍缺乏醫學常識,對醫療服務的期望值過高,導致在實際就醫過程中極易產生不滿或抵觸情緒;另一方面,換位思考的意識不足以及包容精神的匱乏已然成為導致醫患沖突的重要推手;此外,隨著社會的進步,社會大眾的維權意識普遍提高,但是卻嚴重匱乏法律常識,進而采取辱罵、敲詐、勒索等過激行為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二是醫方。一方面,少數醫務工作人員嚴重缺乏臨床工作經驗,診療技術水平有限,即醫術不夠精湛,進而不能在第一時間為患者診斷病情;此外,職業道德存在一定的滑坡,即醫德不夠高尚,收受紅包、開大處方、過度用藥、過度檢查等違規違紀行為不斷出現。另一方面,醫療機構內部管理體系存在漏洞,不僅體現在日常工作中針對醫務工作人員違紀行為的監管力度不強,人才培養理念存在偏頗,即重醫術輕醫德,忽略醫務工作人員人文關懷精神的培養,更體現在應對醫療糾紛事件的協調解決機制建設嚴重滯后,導致醫療機構在面對醫療糾紛事件時,往往采取被動消極的態度。
三是媒體。一方面,針對醫療藥品、器械、服務的效用和質量的宣傳報道過于夸大,言過其實,直接導致社會大眾對我國整個醫藥衛生行業的了解存在偏差,也是導致患方期望值過高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部分媒體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存在滑坡,過分追逐經濟效益,走商業化路線,為博得社會大眾的認可,提高收視率,往往在沒有經過客觀調查取證之前便肆意報道不實言論,嚴重混淆視聽。
四是政府。在優質醫療資源分配嚴重失衡,社會保障制度存在漏洞,醫藥衛生體制存在弊端的時代背景之下,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仍沒有得到切實解決,也是導致醫患關系緊張的重要原因之一。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剔除頑疾也并非一日之功。這就需要自上而下,在充分發揮頂層設計作用的同時,形成一種社會共治體系,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方針,進而打造一個和諧健康的醫患關系,才能推動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的蓬勃發展。
易賢網事業單位小編友情提醒:備考事業單位各科目考試務必循序漸進,切勿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