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原告:廣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
被告:畢禮輝。
2004年11月16日,被告向原告申請辦理廣發信用卡,并接受廣東發展銀行信用卡客戶協議的全部條款和內容,愿意受廣東發展銀行信用卡客戶協議的約束。此后,原告審批通過了被告的申請,向被告核發了一張卡號為5488441376557704的廣發信用卡。截至2009年6月4日,被告因透支產生的欠款共計6927元(其中本金4800元,利息1072.43元,延滯金及其他雜費793.22元,超限費96.35元,年費45元,其他手續費120元)。故原告向法院提起訴訟。
廣東發展銀行信用卡客戶協議約定,客戶應按時繳付使用廣發卡或辦理各種業務產生的一切欠款和費用,或償還最低繳款額??蛻舻姆乾F金交易享有免息還款期,若在免息還款期內償還全部透支款,則無須支付非現金交易的貸款利息,否則,客戶需按日利率萬分之五向銀行支付從交易入賬日至還款日止的貸款利息,設有最低收費限額;客戶可選擇償還最低還款額;若客戶在還款到期日前還款額低于最低還款額,必須每期承擔以最低還款額未還部分的5%計算的滯納金,滯納金設有最低收費限額;如客戶透支額超過信用額,銀行將對超額部分計收5%超限費,超限費設有最低和最高的收費限額;對于客戶的還款,銀行按年費、手續費(提現手續費、轉賬手續費等)、雜費(超限費、滯納金等)、利息、透支提現款、透支消費款的次序對欠款逐一進行清算。
原告訴稱,2004年11月16日,被告向原告申請辦理信用卡,被告聲明其知悉并保證遵守廣東發展銀行信用卡客戶協議。被告的申請經審核后獲得原告批準,原告為被告發放了卡號為5488441376557704的廣發信用卡。后被告使用該信用卡多次透支消費,截至2009年6月4日,被告因透支產生的本金、利息、延滯金及其它雜費、超限費、年費、其它手續費共計6927元。故原告起訴要求被告立即償還截至2009年6月4日的欠款6927元,并按廣東發展銀行信用卡客戶協議約定比例支付從2009年6月5日起至給付之日止的利息、延滯金、超限費,并由被告負擔訴訟費。
被告未到庭答辯。
【裁判要點】
經法院審理認為,信用卡是發卡銀行給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額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額度內先消費、后還款的一種銀行卡。被告向原告申請辦理了信用卡,并通過信用卡使用了銀行款項即進行透支,其與原告之間形成了借款合同關系。該借款合同未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合法有效。廣東發展銀行信用卡客戶協議已明確約定銀行收取客戶貸款利息、滯納金、超限費、年費等費用的情形,被告在申請辦理廣發信用卡時也表示愿意受廣東發展銀行信用卡客戶協議的約束?,F被告未在還款期限內償還所使用的銀行款項,且該行為已符合銀行收取貸款利息、滯納金、超限費等費用的標準,故原告依照廣東發展銀行信用卡客戶協議要求被告立即償還欠款的訴訟請求,法院應予支持。根據有關法律規定,當事人有對對方當事人的陳述及提交的證據進行答辯和質證的權利,被告經法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應訴及質證,故法院對原告的陳述及提供的證據予以確認并依法缺席判決。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一百零七條、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畢禮輝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償還原告廣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欠款本金四千八百元及截至二○○九年六月四日的利息一千零七十二元四角三分、延滯金及其他雜費七百九十三元二角二分、超限費九十六元三角五分、年費四十五元、其他手續費一百二十元;
二、被告畢禮輝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原告廣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利息、超限費、滯納金(自二○○九年六月五日起至給付之日止的,按廣東發展銀行信用卡客戶協議約定計算)。
【爭議焦點】
被告信用卡透支之后與原告之間形成的是什么法律關系?
【法理評析】
本案的情況比較常見,因為使用信用卡而透支的情況在現實中經常發生。在透支以后公民與銀行之間形成的應該是借款合同關系,公民向銀行借款消費,銀行規定若在免息還款期內償還全部透支款,則無須支付非現金交易的貸款利息。也就是說,并非所有的透支情況都需要交貸款利息、滯納金,只需要在此免息還款期內將借款還清就行。但是若不能在免息還款期內償還全部透支款,則需要支付相應的貸款利息。這種貸款利息、滯納金、超限費是公民在辦卡的過程中與銀行達成的協議,對未按期還款的行為施以一定的懲罰。
本案中被告人向廣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申請辦理了信用卡,因透支產生的欠款共計6927元,其中包括了本金、利息、滯納金等。被告一直未到銀行去還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的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北桓嫒思热慌c原告簽訂了合法有效的借款合同,就應履行還款義務。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的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北桓娣叫枰蛟娣匠袚鄳倪`約責任。違約責任包括滯納金等,除此之外被告還需要向原告支付相應的借款利息,這體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七條中:“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的,應當按照約定或者國家有關規定支付逾期利息?!币虼?,被告應當向原告支付相應的利息、滯納金以及超限費、年費。
由于被告經過合法傳喚未出庭答辯,因而法院對原告的陳述及提供的證據予以確認并依法缺席判決,本案法院的判決是程序和實體上來看都是非常正確的。
【法律風險提示及防范】
提示:公民在使用信用卡的過程中,實質上與銀行之間訂立的是借款合同,因此,應按照合同的約定及時地履行還款義務。在逾期還款時,應向銀行支付相應的利息、滯納金。
【法條鏈接】
1、《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六十條 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第一百零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二百零五條 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對支付利息的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借款期間不滿一年的,應當在返還借款時一并支付;借款期間一年以上的,應當在每屆滿一年時支付,剩余期間不滿一年的,應當在返還借款時一并支付。
第二百零六條 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返還。
第二百零七條 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的,應當按照約定或者國家有關規定支付逾期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