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鐘指向2011的時候,活躍在般陽大地上的淄川農信社已經走過了六十個年頭。在慶祝建黨九十周年的喜慶日子里,淄川農信人交出了一個甲子輝煌的歷史答卷,實現了從“0”到“80億”的滄桑巨變。60、80、90,一連串喜慶的數字,刻寫出淄川農信人一往無前的巨大勇氣和開拓進取的矯健身姿。
按照天干地支的紀年方法,六十年正好是一個甲子的輪回。站在80億元的新起點上,回顧六十年的發展歷程,滄海桑田、地覆天翻。從1951年第一家信用社成立以來,淄川農信先后經歷了人民公社、生產大隊,到人民銀行、農業銀行,雖經管理權的多次更迭,但其互助合作的性質并沒有變,特別是農信人那種腳踏實地、執著追求、頑強拚搏的老農信精神沒有變。截至目前,淄川農信已經發展成為轄屬23家信用社、43個分社,營業網點覆蓋全區所有鄉鎮,擁有800多名員工隊伍,存貸款業務總量穩居全區金融機構首位的綜合性地方金融機構。
根植“三農” “貸”動地方經濟發展
“作為服務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服務的地方性金融機構,信用社始終不離不棄,勇于承擔起服務‘三農’、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任?!弊痛撋琰h委書記、理事長宋文這樣說。為更好地服務“三農”,該聯社充分發揮自身點多面廣、遍布城鄉的優勢,為群眾送科技、送信息、送貸款,成為支持當地經濟發展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勇當新農村建設“主力軍”。大力推廣小額農戶貸款,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則,為農戶發展生產提供信貸資金,并實行貸款利率優惠。在貸款投向上,重點對春耕、秋收所需化肥、農藥、種子、農機具資金,農田基礎建設資金,科技興農項目資金,農業產業化資金等優先滿足、優先發放。組織信貸人員進村入戶,開展農戶生產資金需求調查,幫助廣大農戶及時解決農業生產生活資金困難。在全區所有營業網點設立信貸專柜,方便廣大農戶辦理信貸業務,積極為農戶提供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及時為農戶的生產經營“續柴添火”,真正把支農工作做好做實。目前,該聯社農業貸款余額達46億元,有效滿足了“三農”資金需求。
做好中小企業發展“助推器”。圍繞地方經濟發展戰略,不斷加大對中小企業和縣域經濟的扶持力度,堅持“躬身送貸”,主動上門營銷,深入企業,廣泛調查了解客戶資金需求,把資金送到客戶手中,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通過召開社企座談會、實地調查等方式,了解轄區內企業綜合實力和發展前景,主動向產品有市場、生產經營有效益的企業營銷貸款,拓展業務,實現了多方共贏。今年以來,共為全區681家企業進行了授信,授信金額達30.53億元。根據中小企業不同的行業特點、資本實力,資信狀況,細分客戶市場,積極開辦固定資產抵押、法人保證擔保、企業聯保等貸款業務,新開辦第三方監管質押貸款、信用共同體貸款、“外匯通”綜合授信業務,不斷拓寬小企業貸款擔保渠道。目前,該聯社累計發放中小企業貸款33.33億元,有力助推了中小企業做大做強。
爭當農業產業化發展“排頭兵”。根據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積極支持和引導當地農戶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以“典型農業”為龍頭,走“公司+農戶”的發展道路,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鼓勵和支持當地農戶發展種養殖業、農產品深加工、建筑建材等產業,真正實現農業產業結構一體化。目前,全區已形成了以太河蓮藕、峨莊黃煙、淄河林果、磁村椿芽、西河紅木等為代表的特色農業,以川農有機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等為代表的有機農業龍頭企業,以楊寨建材城周邊建材企業等為代表的建材生產基地,促進了當地產業結構調整,實現了地方經濟的協調發展。
“金牌”服務 滿足多元化金融需求
該聯社把做好、做優服務作為塑造自身形象的有效途徑常抓不懈,服務理念由農村信用社經營什么就推銷什么向農戶需要什么就開發什么轉變;由坐等客戶上門向主動貼身式營銷轉變;由單純注重服務質量向注重服務質量與效益轉變,滿足城鄉居民不同的金融需求。
感恩服務暖人心。建立健全優質文明服務制度,開展優質文明服務活動,從服務語言、態度、儀表、技能、效率、紀律、環境等各個方面對營業網點和員工提出了具體要求,在所有營業網點設立服務監督電話和舉報信箱,廣泛接受社會監督,采取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及時發現問題,完善措施,彌補不足。圍繞客戶多元化服務需求,積極開展“心貼心”服務活動,大力推行預約服務、電話服務、登門服務,積極為客戶提供集存貸款、結算、信息咨詢等于一體的金融套餐服務,滿足社會不同層次的服務需求。
科技服務提效率。圍繞提高金融服務科技含量,全面提高業務辦理效率,減少客戶等待時間等目標,該聯社加快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升級改造和現代金融電子機具的推廣應用。開通了省轄儲蓄通存通兌、全國農信銀業務、網內聯行、大小額支付系統、支票影像系統等資金結算業務,進一步暢通結算渠道。開通電話銀行96668,讓客戶隨時隨地享受便利、快捷的服務,感受農村信用社服務的真誠。加大自助設備覆蓋面,累計發放信通卡6萬余張,設立ATM機45臺,POS機298臺,遍布全區城鄉、企業及大專院校,充分展示了農村信用社現代化金融機構的新形象。
創新服務滿需求。針對當前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積極創新信貸業務品種,有針對性地推出大聯保體貸款、農業經濟合作組織貸款、助學貸款服務項目,解決農民貸款難、貧困家庭子女上大學難等實際問題。相繼推出農戶小額貸款、個體工商戶貸款、農戶聯保貸款、“金信通”個人消費貸款、信用共同體貸款和抵質押貸款等業務品種,擴大信貸資金投向范圍,滿足城鄉居民、企業多層次的金融需求;加強與財政、煙草、石油、電信等大戶在款項代發代扣、上門收款等方面合作,開辦農民工銀行卡特色服務、錦繡前程校園卡、齊魯惠民一本通和代理保險業務,適應了市場的需要,方便了廣大城鄉居民的生活和消費需求。
和諧發展 爭創一流金融機構
淄川聯社通過深入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培訓信合文化、增強社會責任感等措施,弘揚“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職業道德理念,展現了新一代信合人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深化改革添后勁。近年來,該聯社緊緊圍繞“建設一流金融機構”的目標,通過完善管理體制和推進產權制度改革,大力增資擴股,健全“三會一層”組織框架,改善金融服務等措施,進一步增強聯社的抗風險能力,改善資產質量,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健全涵蓋經營管理、風險防控、隊伍建設、黨的建設等方面的各項規章制度,進一步完善了制度規范體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堅持把加強外防內控作為大事來抓,進一步強化信貸管理,實行嚴格問責,嚴控新增不良貸款;扎實推進貸款五級分類和非信貸資產分類工作,提高資產風險管理水平;勤儉辦社,對財務實行規范化管理,加強核算、做實利潤、消化包袱、增加撥備,保證經營效益實現持續、快速增長;深入開展案件專項治理,建立長效約束機制;加強稽核審計,提高風險合規管理水平,確保安全穩健經營;強化安全防范設施建設,加強日常安全防范工作,確保營業場所、資金、人員安全,為信用社穩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以人為本樹形象。該聯社順應發展變化,通過組織開展文體活動,進一步豐富員工的業余文化生活,不斷加強對員工的思想道德和業務知識方面的培訓,極大地調動了廣大員工熱愛農信、樂于奉獻、爭做貢獻的熱情,形成了奉獻社會、服務人民的良好意識,也提高了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向四川地震災區奉獻愛心活動中全社職工積極捐款21.62萬元,在向建國前和生活困難黨員“獻愛心、送溫暖”活動中,該聯社黨員累計捐款12250元,展現了廣大干部員工良好的精神風貌。
改革未有窮期,發展永無止境。站在各項存款超80億、貸款超50億的新起點上,淄川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將繼續發揚“改革創新、團結實干、廉潔高效、爭創一流”的農信精神,化喜悅為激情、變激情為動力,以更高的標準,更快的速度建設一流的現代金融企業,讓廣大城鄉居民充分享受到農村信用社改革發展帶來的巨大成果,為新農村建設、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許斌 馬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