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表述】
2016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為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加快成長,以體制機制創新促進分享經濟發展,建設共享平臺,做大高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產業集群,打造動力強勁的新引擎。支持分享經濟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讓更多人參與進來、富裕起來。
【具體措施】
所謂分享經濟,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等整合分享分散的閑置資源,滿足多樣化市場需求的一種新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在分享經濟中,運營者準確發現多樣化需求,整合分享各類分散資源,實現供需雙方的快速匹配,從而連接供需??梢哉f,分享經濟是方便快捷、大幅降低交易成本的最優化資源配置方式。
發展分享經濟集中體現了“五大發展理念”:
第一,創新是分享經濟的根本動力。
第二,綠色是分享經濟的重要特征。
第三,協調是分享經濟的內在要求。
第四,開放是分享經濟的基本理念。
第五,共享是分享經濟的落腳點。
目前面臨的困難分為以下四點:
第一,分享經濟平臺上,供需雙方都是陌生個體,存在信任風險。如何保障消費者權益,是分享經濟的核心挑戰。
第二,分享經濟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促進隱性就業,而非傳統雇傭的勞動關系脫離了社會保障安全網,易發生勞動維權爭議。
第三,分享經濟行業門檻遠低于傳統行業,如出行領域的專車司機、短租領域的個體房東、私廚領域的家廚,均無需獲得政府機構頒發的許可證。如何對分享經濟平臺實施有效監督是政府部門面臨的挑戰。
第四,稅收政策不明分享經濟平臺按何種稅率納稅、個體參與分享經濟除平臺抽成外是否需為所得收入納稅等問題仍有待明確。
【具體措施】
第一,面對分享經濟,管理部門應該打破原有傳統的管理思維與模式,促進社會發展,提高了公共服務水平與保障了人民利益,并作出相應的調整。
第二,分享經濟由于參與面廣,調動資源大,原有政府應該充分利用企業、行業協會、社會組織、媒體、公民監督等各種渠道實現對分享經濟的秩序治理。
第三,在網絡有效治理的大背景下保障分享經濟的公共安全。建立分享經濟的安全監管體系必須與網絡社會的有效治理相結合。通過有效的網絡治理,保障分享經濟的安全有效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