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務員錄用考試中,無領導小組討論這種面試方式隨著中央國家機關如公安部,以及地方省市如吉林、云南等地公務員面試陸續采用而越來越為人所熟知。它要求一組考生(一般是5-7人一組)在不指定組長的情況下,圍繞給定的問題展開討論。這種面試又分為兩種形式,一是評價者不給考生指定任何角色(不定角色的無領導小組討論),二是只給每個考生指定一個彼此平等的角色(定角色的無領導小組討論),但都不指定誰是領導,也不指定每個考生應該坐在哪個位置,而是讓所有考生自行安排、自行組織,評價者只是通過安排考生的活動、觀察每個考生的表現,根據考生在討論中的言語和行為表現,對其相關能力和勝任特征做出相應的評價。
無領導小組討論的討論過程一般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考生了解試題,獨立思考,列出發言提綱,一般為5分鐘左右;
第二階段,考生輪流發言,闡述自己的觀點;
第三階段,考生們交叉自由討論,或繼續闡明自己的觀點,或對別人的觀點提出不同的意見,并最終得出小組的一致意見。
與其他考試測評方法相比,無領導小組討論在形式和過程上有其獨特性。其主要特點有:
(一)多名考官同時對多名考生進行比較評價
在無領導小組討論中,多名考官在同一時間對多名考生進行集體測評,能直觀地對一組考生的表現進行橫向比較,對考生有關能力素質和個性特征的評價較為真實客觀。同時,測評效率相對較高。
(二)考生之間人際平等、互動性強
無領導小組討論不指定領導者或組織者,每位考生具有平等的地位,有相同的發言權和表現機會。由于要求考生通過討論的形式解決問題,考生之間互動性很強,能夠較好地誘發考生的真實表現。
(三)擬真性強,能突出考察考生實際能力和水平
無領導小組討論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具有較高的情景擬真性。無領導小組討論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團隊分析解決領導工作中實際問題的過程。無領導小組討論在模擬情景下為考生提供了一個具體的討論議題,考生須在一種動態的情景中表現自己,真實地展示其能力素質和個性特征,相對而言減少了掩飾性,能突出考察考生實際能力和水平。
無領導小組討論應避免的誤區包括:
1)無領導小組討論不是聊天,要注意目標導向、任務導向,有觀點,有論據,言簡意賅;
2)無領導小組討論不是個人演講,要注意與小組成員互動;
3)無領導小組討論不是辯論會,討論過程中應有團隊意識,應爭取達成小組一致。
另外,結構化面試與無領導小組討論面試本質相通,形式上有差異,在此提醒考生,無領導小組討論在備考過程中可參考結構化面試試題,注意兩種面試方式的差異,進行針對性訓練和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