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國考面試熱點:春節旅游遇到哈爾濱“天價魚”
來源:易賢網 閱讀:1298 次 日期:2016-06-07 09:45:27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2016年國考面試熱點:春節旅游遇到哈爾濱“天價魚””,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面試熱點相關背景

春節旅游遇到高價消費?“吃了3種魚,竟然1萬多!”江蘇常州陳先生稱,大年初二在導游帶領下在哈爾濱一家餐廳消費了一萬多元,其中鰉魚售價398元一斤,結賬時因“斤兩問題”與店家發生沖突致傷。(2月14日《新京報》)

江蘇常州游客陳先生春節和家人在哈爾濱過年,大年初二晚上被導游帶到一家名為北岸野生漁村的餐廳,共點了三種魚,消費了一萬多元,其中鰉魚售價398元(當地普通餐館售價為每斤100元左右)一斤,結賬時因“斤兩問題”與店家發生沖突致傷。對此,哈爾濱市松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即便是幾十塊錢的魚被炒到了幾百塊,只要明碼標價,我們也管不了”。(2月15日《華西都市報》)

面試熱點獨家解析

@錢江晚報劉雪松:一句“寧去日本找罵,不去青島扒蝦”,倒盡了國人在國內消費發自內心的苦澀。每一次宰客,都說成個案。但不停漲價的景點門票是個案嗎?青島大蝦之后的吃魚被宰又是個案嗎?國內消費有陷阱,這已經是路人皆知的事情。這些年,連國家旅游局、工商局等機構,都在逢年過節的旅游旺季發布消費陷阱警示。這是個奇跡。明明知道自己管轄的范圍里有坑,職能部門不是去填坑補坑,而是提醒旅客別往坑里跳,顯然是工作的著力點發生了偏差。法治不彰,旅客的消費信心何來?消費安全何以得到保障?整個中國,坐視著國人將拉動GDP的這塊肥肉往國外送,好像家大業大,沒人在乎。

當旅游消費此起彼伏地做成一錘子買賣,當法治監管可以充滿地域保護色彩的感情執法,所謂殺雞取卵,只不過拿自家同胞開刀、拿自己今天的口袋賭生意的未來罷了。防不勝防的消費陷阱,仍顯示當今國內法治環境的短板。此短板不補,談何經濟社會發展?有關地方當引以為鑒,補齊短板。

@京華時報兵臨:從發帖曝光“天價魚”到舉報者神秘失聯,從常州地稅否認舉報者為本系統干部職工,到官方調查稱商家“明碼標價”,一次涉嫌宰客的消費行為,如同一幕輿情大劇,讓看客如墜云里霧里。真相究竟為何?“天價×”事件緣何頻發不絕?一般而言,只要不存在欺詐,明碼標價下的價格畸高,多能通過市場自身進行調節,政府不宜干預,所以《價格法》對絕大多數商品實行市場定價。但是,在市場法治尚不成熟、尤其是存在其他隱性壟斷的背景下,容忍明碼標價下的價格畸高,便會給消費者帶來不公的消費環境。曾幾何時,“天價×”事件成為節日后的新聞標配,從三亞到青島再到哈爾濱,同類事件反復發生并不是偶然的,背后有著同樣且淺顯的機理。只是每一次“就事論事”的處理,很少深入到機理層面去認真剖析。

當游客被“宰”成為一種季節性現象,而旅游景區的消費價格畸高被視為正常,這對市場法治而言才是不正常的??剂烤皡^周邊經營者的成本因素之外,畸高的價格是否合乎市場的公平法則?高出一般市場價多少才是合理的?諸如此類,不能在習慣性思維下被忽略,更不能以所謂的明碼標價來搪塞。

@西安晚報戴先任:此次事件中,令人敏感的是,按照陳先生所反映的情況來看,陳先生一家像青島“天價大蝦”事件中的消費者一樣,都是去當地旅游,從而遭遇了消費欺詐,背后暴露出的都是旅游消費環境混亂的大問題。據悉,在被媒體曝光后,當地相關部門極為重視這一事件,組織了調查組進行調查。希望這一事件能盡快水落石出,也希望青島“天價大蝦”事件不要一再重演。要讓消費者任何時候都可以放心吃飯、安心購物,各地景區應該在建設良好的服務環境,重視游客體驗等各方面多努力。

這一事件發生在春節期間,億萬國人在共同享受家的溫暖的時候,“吃飯被宰”事件并沒有被輿論所忽略,反倒成了熱點事件,為輿論所熱議,可見公眾對旅游消費環境的重視。要讓不管是“青島大蝦”還是“哈爾濱鐵鍋魚”都有“家的味道”,不僅僅是去掉“天價”二字,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法制日報余明輝:我國價格法規定,經營者定價,應當遵循公平、合法和誠實信用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牟取暴利。與價格法配套的《制止牟取暴利的暫行規定》則進一步明確指出,商品的價格和服務的收費標準,應當符合“某一商品或者服務的價格水平不超過同一地區、同一期間、同一檔次、同種商品或者服務的市場平均價格的合理幅度”的規定。也就是說,作為一種市場自由定價行為,包括景區在內的飯店菜價,經營者明碼標價是法定義務,而這個義務的前提是公平、合法和誠實信用定價和標價,不得非法牟取暴利??晌覀兛?,哈爾濱的這家飯店,鰉魚售價明顯比當地市場同類售價高出近3倍至4倍,但其在服務內容、服務項目等各項內容或者說經營成本等方面,并沒有與當地其他經營者有明顯的增加。即便考慮景區經營和春節經營成本增加,但這也顯然有高額牟利的嫌疑。

事實上,像這樣趁節假日胡亂向游客要價引起軒然大波的,早就不是第一次。比如去年國慶期間青島“38元大蝦事件”,讓山東多少年為之打造的“好客山東”金字招牌為之蒙羞,教訓不可謂不慘痛。就監管而言,這應該是各地監管者加強節日旅游和物價管理切切實實的前車之鑒。

@荊楚網李振忠: “天價魚”新聞,看點究竟在哪?其一,導游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托兒?或者說導游到底是不是店家的托兒?一般來說,導游最熟悉商家店家,某一些導游本身就是“簽約”店家的托兒,那么,說導游誤將游客帶到了宰客店就當然無法解釋也并非實話,而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謊言和陷阱。其二,店家何以沖出來10幾人?誠信店鋪無需逼付,而是明碼標價之后的明碼結賬。作為游客來講,賴賬或者不付錢當然也是違法行為,此時當然就可以報警報案請管理者介入討還,何以出現了逼賬之大漢呢?其三,暴力事件何以發生在警察面前?按照事主的報料說法,當警察趕到之后,當事游客仍然被店家打頭,而警察對此裝作看不見。更有甚者,事主指稱“110來了竟然和他們一伙,而且110執法完全不符合法律程序,口叼香煙與黑社會無二樣?!倍粏柷嗉t皂白就對游客“先拘了”,試問又是哪家的王法?如此偏袒于宰客店家而拘了游客,僅僅是警商勾結共同宰客這么簡單嗎?

國人需要誠信社會,游客需要安全公道旅游環境,一地需要適宜于游客的治安氛圍,“天價魚”“天價蝦”“天價米飯”事件,傷的似乎不僅僅是游客的權益利益,而是當地治安大環境,乃至當地的誠信名聲。誠信倒塌,治安者管理者當政者官帽也該塌掉。

解析:去年的青島“天價大蝦”事件就刷爆了網絡,而此次“天價鐵鍋魚”事件更是讓公眾為之震撼,雖然說青島38元大蝦事件,關鍵在于價格欺詐和地方保護,商家故意模糊一份蝦與一只蝦之間的區別,監管部門面對明顯的價格欺詐無動于衷。而在哈爾濱“天價魚”事件中,價格標示清晰,消費者所投訴的是短斤少兩,并在發生爭議后遭遇毆打。

無論是38元一只的青島大蝦,還是398元一斤的哈爾濱鰉魚,都與日常認知相去甚遠,毋庸諱言,市場上確實存在不少類似“天價魚”宰客的現象,這既損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也降低了物價局、工商局、旅游局等部門的公信力。而此事件背后,折射出背后的執法缺位,對于這種行為,需要我們消費者、媒體、政府多方協作,齊抓共管,這種不誠信、不法行為應受到嚴厲打擊,無處可藏。

作為消費者,面對這種欺詐行為,不能有忍氣吞聲、花錢息事寧人的想法,而是要敢于與之斗爭。留存證據,積極聯系物價部門,工商部門、消費者協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并積極對商家進行監督。

作為媒體,應該擔負起自身職責。關于民生的問題,應時刻關注。誠信經營的行為可以給予表揚,對這些有欺詐行為的商家,應該給予曝光,引起相關部門注意,使其受到嚴懲。在這次青島大蝦事件當中,網絡媒體成為問題引起重視的主力軍,使消費者問題得以解決。當然,媒體在報道過程中也應該本著客觀公正,不夸大,不虛假,正確引導輿論,給民眾以知情權。加強互聯網監督。

作為政府部門,應該擔負起監督管理職責。在此處的事情處理過程當中,當地政府不免有不作為的行為。但是后期的處理,政府有關部門對不法經營者采取零容忍態度,依法嚴厲處罰。在假日經濟期間,物價局、工商局、食藥監、旅游局等多部門應該聯動,加大聯動管理本地市場,布置人力,及時打擊不規范行為,既保護消費者合法權利,又維護本地市場秩序。

各地旅游市場監管部門,應建立保護旅游消費者權益長效、聯動機制,暢通消費者投訴處理渠道,建立旅游市場不法經營者黑名單制度,為消費者創造放心的旅游消費環境。

我們可以預期,商家的誠信經營,消費者的法律維權意識提升,媒體的全面監督,政府各部門守土負責,嚴格執法。這樣才能建立好一個良好的城市形象,誠實守信才能逐漸成為行為準則,才能建設成為美麗中國。

更多信息請查看面試資料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相關閱讀面試資料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