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透視】
12歲男遇綁架被關汽車后備箱 機智鉆車內砸窗逃脫
12歲男孩早晨上學途中遇到綁匪,被綁手腳關進汽車后備箱。綁匪勒索5萬元,否則撕票。
當日7時15分,小浩的父親接到一陌生男子電話,說話帶著河北口音。
對方:“你兒子在我手里,拿5萬元錢來贖。別報警,否則撕票。你不拿錢,別想見到孩子。”小浩的父親以為對方開玩笑,就沒當回事,“沒有錢。孩子你就帶著吧。”
對方一下掛斷了電話,小浩的父親突然感覺哪里有點不對勁兒,馬上給對方撥了過去,卻沒人接。幾分鐘后,對方又打了過來:“就給你一個小時時間?!闭f完就聽到了孩子的喊聲:“爸爸,快來救我?!毙『频母赣H這才意識到真的出事了。他為了拖延時間就說:“我手里現在沒那么多錢,得上葫蘆島去取啊?!彪S后,小浩的父親趕緊聯系親屬,小浩的叔叔得知此情況立馬報了警。
小浩回憶,自己上車后發現車里坐著兩個人都戴著墨鏡。在路上,一人用膠布綁住他雙手、雙腳,又用頭套套住了他腦袋。
路上兩人向小浩要了他父親的電話號碼,之后就一直沒說話。開出去一段路程后停下來,他們出去說了幾句什么后,又上車繼續前行。大約半個小時后,小浩被關到轎車的后備箱里。小浩回憶:“這時我心里突突的,有點害怕?!鞭I車又開一會停了下來。小浩回憶,他一直在后備箱里喊爸爸救命。綁匪打開后備箱讓他接電話,剛和父親說一句話,就又被關進后備箱了。
小浩一使勁竟然將手上的膠帶撐開了。他摘下頭套,解開腳上的膠帶,用腳蹬后備箱的門,卻始終打不開。小浩在踹門時發現后備箱與駕駛室連接著,他通過連接的一個小門鉆到駕駛室里,但是卻打不開里面的車門。小浩在車內找到一把刀,用刀使勁敲車窗中間,砸了幾下沒咋地。后來又使勁扎窗居然扎出個口子。用此方法,不一會整扇車窗全弄掉了。他這才從車窗爬出來。
小浩到附近一家食雜店求助,才知道自己在高嶺鎮。他在店里給父親打電話說自己逃出來了,并告知具體地址讓父親來接自己。
當日警方將綁匪抓獲。整個綁架過程,汽車開出20多公里。綁匪是一對夫妻,都是王寶鎮人。據交代,因沒有錢,隨即尋找目標打起了綁架的主意。目前兩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拘,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原因】
1.社會經濟發展的兩面性。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家用電器的普及,城市建筑的高層化,交通工具特別是汽車的大量增加,又成為威脅兒童生命安全的新因素。有關部門對意外事故進行調查的結果表明,在造成兒童意外事故的原因中車禍的發生呈逐年上升趨勢。我國這一狀況與發達國家的情況極為相似,這說明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具有兩面性:在人們生活水平、兒童保健條件不斷改善的同時,各種危險因素也隨之增多,兒童發生意外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2.監護人防范意識薄弱,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識。
調查發現,許多家長安全意識薄弱、,根本想不到孩子會發生意外。兒童意外傷害的發生大多是因為家長、教師和其他監護人缺乏防止兒童意外傷害的意識和知識。
3.兒童安全知識存在空白區。
在應試教育影響下,成人只重視對孩子的“知識”教育,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其他方面的知識學不學都無所謂。我們通過調查發現,在3~6歲兒童中有近一半的孩子有一定的安全意識,有一成多的孩子安全意識極其薄弱,對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危險缺少應有的防范知識,不知道躲避風險。
4.缺乏強硬的法律支持。
我國的法律在保護未成年人方面還不夠健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定》取消了奸淫幼女罪這一罪名,但并不有利于幼女的保護。2013年6月2日,武漢市法制網公布的《武漢市人口與計劃生育管理若干規定(征求意見稿)》中規定要對未婚媽媽按超生的兩倍繳納社會撫養費,這與國際上對未婚媽媽及其子女予以救助的慣例背道而馳。
【對策】
一、家長應提高兒童安全意識
導致兒童受傷的各種事故仍然在我們身邊不斷地發生,想要避免這些悲劇的發生,作為父母的成年人就必須清楚地知道,如何做才能照顧和看管好自己或是周圍的孩子。
二、家長要重視孩子乘車安全
目前,很多家庭都已習慣開私家車出行,但家長們卻很少有人重視兒童乘車安全,甚至部分家長還允許孩子在車內隨意玩耍、抱著孩子坐在副駕駛位等,這些現象其實都可以歸結為家長監管不力,容易導致事故發生。
三、孩子的身邊一定要有人
其實不管是在室內還是室外,涉及孩子傷亡的事件基本上都是由于無人看管,加上孩子本身對事物的認識能力不高、身體素質又偏弱、易受外在人為或客觀存在的因素影響造成的,像是被人騙、玩弄剪刀等帶有鋒利邊沿的物件受傷、食入不健康東西等。如果孩子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身邊有大人指導,不僅能有效避免危險的發生,同時還能教育孩子,讓他們知道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
四、要讓孩子學會自己報警
生活中很多家長都習慣用“再不乖叫警察叔叔把你抓走”之類的方式哄騙孩子。這會讓孩子在成長初期的潛意識中把警察當成“不好的人”,甚至還是“危險人物”,這種做法完全不可取。
家長們必須讓孩子認識到警察是提供幫忙和救助的,同時也要讓孩子能夠記住自己家地址、父母姓名等重要信息,教會孩子如何報警,特別是110、119、120等緊急救助電話一定要讓孩子記住。
【參考范文】
加強青少年兒童的安全保護 實現家和人美的中國夢
當人人都在講自己的中國夢時,很多孩子們還不懂得自己的未來,也無法決定自己的未來,他們的未來需要家長和社會來成就。近期,兒童安全問題越來越牽動人們的神經。全球兒童安全組織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在中國,每年有近5萬名兒童因意外傷害而失去生命,意外傷害成為1-14歲兒童的首要死因。0至14歲兒童意外傷害死亡的發生率是美國的2.5倍、韓國的1.5倍。其中墜落傷是嬰幼兒直至兒童期最常見的意外傷害,占全部意外傷害的25%以上。因此,加強青少年兒童的安全保護迫在眉睫。
在學校教育中,兒童安全教育納入學校課程。幼兒園兇殺案發生后,善盡天良的施暴者再一次刺痛了人們的道德底線,譴責之余,也讓人們認識到,應該讓孩子及早掌握危險情況下的求生技能,盡可能的減少被傷害的程度。在許多國家,兒童安全教育的學習早已納入學校課程,如,日本、美國等都有專門的課程教給孩子遇到施兇者、詐騙者、歹徒、地震的應急措施,而且十分具體。而中國的課程里多是傳授課本知識的學習,對孩子安全保護的知識傳播少之又少,因而,孩子根本沒有自我保護意識更缺少自我保護的措施。為了減少兒童悲劇的發生,在保護兒童安全問題上,即使做不到創新,模仿國外的安全教育課程也未嘗不可。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提高警惕,莫讓"沒想到"悔恨終生。細數兒童受到傷害的各種事故,有些都是家長們始料不及的,有可能家長的一時大意就會釀成大錯,給孩子、家庭帶來了莫大的傷害,事后的一句"沒想到"也無濟于事了。因此,想要避免這些悲劇的發生,作為父母的成年人就必須清楚的知道,如何做才能照顧和看管好自己或是周圍的孩子。同時,關于兒童安全問題上在生活中,家長必須教授孩子自我保護的簡便方法,如,學會自己報警,讓孩子形成遇到危險時向警察尋求幫忙的意識,教會孩子如何報警,特別是讓孩子記住110、119、120等急救救助電話;同時也要讓孩子記住自己家地址、父母姓名等重要信息。
在法律保證中,提高懲治力度,保障祖國花朵。危及兒童安全的事故頻頻發生,從兒童食品、玩具、用具、到游樂設施都可能存在安全隱患,這就更需要國家制定與健全相關的法規,加強對犯罪者的懲治力度;同時,學校、家長作為兒童最親近的保護罩,也勢必要掌握及普及安全教育常識。兒童安全問題的警鐘常鳴,杜絕兒童悲劇的發生。
兒童不僅是祖國的花朵, 是國家八九點鐘的太陽,是未來的主人,更重要的是他承載了一個家庭的希望,中國需要崛起,需要實現“中國夢”,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科技的、環境的、社會的,方方面面。然而在我們實現這些“中國夢”的時候,請不要忘記,我們的孩子,才是民族的希望。中國夢關鍵,也許不僅僅在于實現中國民族的偉大復興,更在于如何實現薪火相傳。從兒童的安全抓起,從婦女兒童的民生問題開始,才是我們實現“中國夢”的基礎。(1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