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政放權
【報告原文】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開展證照分離試點。全面公布地方政府權力和責任清單,在部分地區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對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定價或指導價經營服務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國家職業資格,實行目錄清單管理。
深化價格改革,加強價格監管。修改和廢止有礙發展的行政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創新事中事后監管方式,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及時公布查處結果。推進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實施企業信用信息統一歸集、依法公示、聯合懲戒、社會監督。
【政策解讀】
簡政放權是中國在經濟體制改革開始階段,針對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政企職責不分、政府直接經營管理企業的狀況,為增強企業活力,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而采取的改革措施。2016年作為“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就如何進行職能整合、做好行政效能提升作出進一步的部署,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向縱深發展。
【關注理由】
簡政放權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轉變政府職能的“當頭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更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2015年公務員面試中,多個省份都重點考查了這一部分的內容。
2015年9月26日公務員面試考察考生對“奇葩證明”如何治理,2015年6月15日廣州公務員面試考察考生采用什么方法進一步簡化行政審批流程。2016年作為“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政府對如何進行職能整合、做好行政效能提升作出進一步部署??梢灶A見的是,今年兩會對簡政放權的議論更加深入、內容更加豐富,值得我們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