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健康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含義
1.心理健康的概念
所謂心理健康,就是一種良好的、持續的心理狀態與過程,表現為個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積極的內心體驗,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能夠有效地發揮個人的身心潛力以及作為社會一員的積極的社會功能。
2.心理健康的標準
根據研究者的不同觀點,可以歸納出心理健康的六條標準:①對現實的有效知覺;②自知自尊與自我接納;③自我調控能力;④與人建立親密關系的能力;⑤人格結構的穩定與協調;⑥生活熱情與工作高效率。
(二)中學生易產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習慣上,人們用心理困擾、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分別指稱嚴重程度由低到高的幾類心理健康問題。以下所列的中學生易產生的心理障礙,都屬于心理輔導與治療的適用范圍。
1.焦慮癥
2.抑郁癥
3.強迫癥
4.恐懼癥
5.人格障礙與人格缺陷
6.性偏差
7.進食障礙
8.睡眠障礙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1.預防精神疾病、保障學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其人格健全發展的需要
3.對學校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配合與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