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申論熱點公共交通與慢行交通
來源:易賢網 閱讀:704 次 日期:2016-01-27 09:06:20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2016年申論熱點公共交通與慢行交通”,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背景鏈接】

2015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快城鎮公用設施建設。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體系。建立地下管線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啟動大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試點,實施老城區和舊管網改造。

2015年5月,第二屆廣州綠色出行論壇呼吁推動慢行交通系統與公共自行車系統發展主題活動在中山大學舉行。本次論壇由民間組織“拜客廣州”牽頭,旨在聯合政府、學界、民間多方資源,推動廣州慢行交通系統與公共自行車系統發展。論壇發布了《廣州市中心城區自行車出行調研報告》,該報告指出,廣州自行車出行比例較低,56%的受訪者以公共交通為主要出行方式。

【標準表述】

[內涵]

慢行交通主要是滿足居住區內短距離出行的需求,是“最后一公里”的必經換乘方式,是城市交通系統的重要補充。城市公共交通由常規公共交通系統、快速軌道交通系統、BRT系統、輔助公交系統、特殊公交系統五部分組成,是城市出行的主要承擔體。慢行交通與城市公共交通的無縫銜接對提高居民出行效率、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具有重要意義,充分發揮兩種交通方式的特長,彼此協調,優化居住區出行結構,引導居民出行方式向“慢行+公共交通”的轉變。

[意義分析]

步行交通是所有接駁交通方式中的末端方式,自行車是僅次于步行交通的能夠解決好軌道交通“最后一公里”問題的接駁方式,居住區是慢行活動發生頻率較高,而且主要滿足居住區內使用者的短距離出行,做好城市公共交通與慢行交通的接駁,不僅有利于居民舒適便捷的實現換乘,而且能夠提升城市整體交通效率、優化城市出行結構。

第一,慢行交通是公共交通的重要補充。公共交通并不能實現最終的門到門服務,自行車具有靈活、便捷,在城市機動化發展的大背景下體現出可達性、準時性高的特點,而步行通道是乘客使用率最高的慢行設施。

第二,慢行交通是解決“最后一公里”的最佳選擇。在軌道交通換乘銜接的方式中,步行和自行車能很好地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也是最直接影響換乘舒適性的交通接駁方式。

第三,慢行交通滿足發展綠色交通的要求。綠色交通是指為了提高城市通行效率、改善城市環境、促進社會公平而發展的低碳環保、有利于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多元化城市交通系統。

[問題分析]

目前居住區慢行交通與公共交通的銜接存在著一些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換乘線路的不通暢。主要體現在步行線路的不連續性。通過調查發現,對步行空間的侵占是導致線路不暢的主要原因,機動車的隨意停放、城市家具的不合理布置等都直接影響了通行的效率。

二是換乘設施的不完善。設施的不完善主要體現在停車設施的不足和公共自行車的缺失。由于場地規模的限制和前期規模的預測不足兩方面的原因,導致了換乘點周邊的停車設施難以滿足停車需求,這也是造成非機動車隨意停放的因素之一。

三是換乘的舒適性不夠。由于換乘線路缺少整體性規劃,導致換乘線路過長,降低了換乘對于使用者的吸引力;步行空間過于單調,缺少與周邊建筑環境的呼應;停車設施里換乘點距離較遠,使用者要推行很遠的距離,而且缺少遮陽遮雨設施。

[參考措施]

對此專家認為需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善:

第一,強化規劃調控。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要與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和公共交通規劃相互銜接。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應明確公共交通優先發展原則。城市公共交通規劃要科學布局線網,優化節點設置,促進城市內外交通便利銜接和城鄉公共交通一體化發展。

第二,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共交通設施、裝備水平,提高公共交通舒適性。加快調度中心、停車場、保養場、首末站以及停靠站建設。推進換乘樞紐及步行道、自行車道、公共停車場等配套設施建設,將其納入舊城改造和新城建設規劃。

第三,加強公共交通用地綜合開發。對新建公共交通設施用地的地上、地下空間,按照市場化原則實施土地綜合開發,收益用于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彌補運營虧損。

第四,加大政府投入。城市政府要將公共交通發展資金納入公共財政體系?!笆濉逼陂g,對城市公共交通企業實行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對城市公共交通行業的成品油價格補貼政策,對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企業實行電價優惠。

第五,拓寬投資渠道。通過特許經營、戰略投資、信托投資、股權融資等多種形式,吸引和鼓勵社會資金參與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

第六,保障公交路權優先。增加劃設城市公共交通優先車道,擴大信號優先范圍。允許機場巴士、校車、班車使用公共交通優先車道。加強公共交通優先車道的監控和管理。

第七,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實監管責任,切實加強安全監管。規范技術和產品標準,構建服務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完善軌道交通工程驗收和試運營審核及第三方安全評估制度。

最后,對居民環保的出行觀念進行引導。呼吁廣大交通參與者樹立綠色、低碳、生態、文明的交通理念,倡導“綠色出行”“慢行交通”“公交優先”,改變出行方式,改變仗車思維,減少車輛出行,達到緩解交通壓力目的。并且積極向政府建言獻策,加快推進公共交通系統建設,改變人民群眾的出行方式,打造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優先的城市交通發展模式。

【參考范文】

慢行優先讓城市交通更有人情味

騎自行車有專用車道,出門散步不怕風雨,徜徉文化中心區不必擔心機動車的驚擾……昨日,深圳市交委與福田區政府向社會公示的福田中心區及周邊片區慢行系統規劃,讓以上美好愿景變得觸手可及。該規劃著眼于對現有慢行系統進行全面的優化升級,體現了城市交通從滿足車輛通行為主,向以人為本與慢行優先的理念轉變。

城市,應該是人們詩意棲居的美好家園。優美、舒適、連續的人性化城市空間,細致而深入的慢行體驗,是城市的內涵與魅力所在,令人留連忘返。然而,在現代機動車占主導的城市空間中,人性化的生活、休憩與交往空間不斷地受到擠壓和侵占。機動車在給人們帶來方便與快捷的同時,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危機,高能耗、高污染以及由路權分配不合理導致的交通事故觸目皆是。而慢行系統的建立與完善,是治愈城市交通頑癥的一劑良藥。

在所有的出行方式中,沒有哪一種比“11路”更適合短距離出行了。步行是人類最基本的活動方式,也是最古老與最普遍的出行方式。步行是1公里內最直接的交通方式,也是所有其它交通出行開始與結束的銜接“橋梁”。福田區CBD人口集中、建筑密集、車流量大,市交委在規劃主要步行通道改造方案時,按照慢行優先的要求,采取交叉口窄點設計與風雨連廊設置等措施,讓步行空間有機融合在城市整體空間之中。只有當步行環境安全、便利了,才能讓行人感受到安心、愜意,享受綠色出行的愉悅,舒緩都市生活的壓力。

專用自行車道的設計,讓城市交通更加暢通。騎自行車是5公里內中短距離出行最便捷、節能、環保、經濟的交通方式。許多國際化大都市非常注重自行車交通的發展,拉開從“四個輪子”回歸到“兩個輪子”的“雙輪革命”序幕。在德國,每1000名居民中有814輛自行車,其中38%的人騎車上班。近年來,深圳也參與到倡導自行車出行的世界大潮中,一條條自行車專用道成為城市的一道道亮麗風景??炻中?,互不干擾,讓自行車不在夾縫中“生存”,避免自行車因“走投無路”而與行人爭路或與汽車搶路,使交通秩序更加安全、有序、高效。

在慢行優先理念引導下進行的慢行系統優化升級,讓城市交通更有人情味。城市交通的發展,道路寬闊、氣派的“硬件優勢”固然重要,但交通運行暢通、市民出行方便才是根本。一個富有生命力與人性化的城市,必然要追求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和諧發展。此次公布的慢行系統規劃中,專門設計了福田中心區慢行休閑通道系統,將依托既有綠道體系聯系中心區周邊四大公園及內部居住區休閑通道,可以讓“慢行者”更好地親近自然,體驗“慢生活”的優雅,在更舒適的環境中與人交流,讓整個城市都充滿溫情。

交通規劃從以車為本回歸到以人為本,以市民出行實際需求為核心,是城市治理走向成熟、走向人性化的一個集中體現,值得我們為之點贊。

更多信息請查看申論考試資料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相關閱讀申論考試資料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