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2015年10月22日至2016年3月底,公安部、工信部、國土資源部、交通運輸部、安監總局等15個部門將在全國范圍內集中開展危爆物品、寄遞物流清理整頓和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專項行動。作為專項行動的一部分,在快遞物流行業,將推動落實寄運物品“先驗視后封箱”、寄遞物流活動“實名登記”、郵件快件x光機安檢制度等規定。而快遞實名制登記已于11月1日正式開始。
隨著我國互聯網經濟的迅猛發展,以淘寶為代表的電商如雨后春筍般迅速崛起,也因此推動了我國物流行業的發展。當我們開始進入“互聯網+”的時代,快遞,在我們生活中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在學校,在單位,在家里,收快遞與拆快遞也變成多數人生活中的樂趣,但同時,快遞所帶來的隱患也隨之而來,“毒快遞”“爆炸快遞”等威脅社會安全的事件發生?!澳壳耙恍┻\輸類犯罪,如運輸毒品等,會借助快遞進行,而在沒有實名制的情況下,即便查獲毒品或者其他違禁品,也很難抓獲犯罪行為人。如果不加以有效治理,就可能埋下較大的安全隱患。實行快遞實名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些問題?!?/P>
深度分析:
然而我們之所以還沒有感受到快遞實名制的推行,是因為我們在實名制推行中還面臨著多方面的壓力。中公教育總結如下:
第一,從寄件人角度來考慮,擔心個人隱私會泄漏。不論是銀行還是電信,我們的個人隱私泄漏的情況也時有發生,況且快遞行業的規范程度遠不及前兩者,即便是行業規范之后,我們的個人隱私保護也不能僅僅依靠于工作人員的道德自律。
第二,從快遞行業來看,收寄快遞過程中多靠人力而缺乏一些設備,造成快遞收寄的人力和時間成本增加,影響了快遞的效率,進而會造成配送速度降低,畢竟利益才是物流公司所要追求的,而速度則會影響客戶的選擇。
第三,在法規的方面,強化企業責任的規定似乎也不明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第七十五條規定,快遞企業不建立或者不執行收件驗視制度的,郵政管理部門可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其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但是此處并沒有強調關于實名制的內容,國家郵政局雖也有相關通知,可屬于事后懲罰而不是事前預防,僅僅限于“當快遞行業不執行實名制等制度,發生重大安全問題后,才會對企業加以處罰”。
新制度的落實,必定有一段磨合期,快遞實名制涉及到民眾和快遞行業的切身利益,要想有效的運行還需要在實踐中進行更多的打磨和進一步的完善。快遞行業要進行規范化操作,從寄運物品先驗視后封箱,郵件快遞X光安檢制度等,要對從業者進行相關的培訓工作,明確他們的責任,同時建立相應的監督機制,客觀的評價機制,以便進行查證和追責。
然而,就目前來看,依靠行業自律和規范,還遠遠不夠,也很難讓民眾徹底放心,在該項制度的實施過程中,需要我們能夠及時發現并且敢于正視制度實踐中暴露出的問題,問題不可避免,只是我們需要在制度上作出積極的回應,在規范的行業基礎之上,應當合理分配快遞行業、員工和客戶之間的的權利和責任,為實名制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