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理順藥品價格,實行醫療、醫保、醫藥聯動,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實施食品安全戰略。
【標準表述】
[權威論述]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暯?/P>
[意義及問題分析]
一是擁有健康的國民意味著擁有更強大的綜合國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衛生計生工作覆蓋全人口、呵護生命全過程、竭誠服務全天候,為維護和促進國民健康發揮著重要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衛生計生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居民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已處于中高收入國家行列,醫療衛生資源總量繼續增長,服務設施條件、能力和質量持續提升。同時,也必須看到當前我國多重健康問題疊加的嚴峻形勢:慢性病、傳染病雙重疾病負擔日益加重,新發傳染病的嚴重威脅不容忽視;新型城鎮化、人口老齡化、疾病譜變化要求醫療保障和醫療衛生服務更加公平可及;環境污染和食品安全成為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新目標的提出,不僅凸顯了黨和國家對保護國民健康的高度重視和堅定的政治決心,也有利于以人民群眾健康需求為導向,以提高健康水平為目標,動員全社會參與,切實加強對國民健康重大和長遠問題的有效干預,不斷提高中華民族健康素質。
二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深化醫改的必然要求。黨中央、國務院把衛生計生等民生事業擺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的重要位置,把深化醫改作為保障全體人民“病有所醫”的關鍵舉措加以推進,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效。目前,新農合、城鎮居民醫保、城鎮職工醫保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全面實施,疾病應急救助制度全面建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推開,100個城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穩妥推進?;舅幬镏贫群突鶎俞t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得到鞏固完善。隨著醫改步入深水區,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集中暴露,改革難度明顯加大。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新目標的提出,有利于進一步凝聚起攻堅克難的信心和決心,推動解決制約事業發展和國民健康改善的全局性、根本性和長期性的問題。
三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醫療衛生發展不能僅僅依賴國家的高投入,不能再遵循簡單追求規模擴張的發展模式,而要更加注重從體系和結構調整中提高效率。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新目標的提出,為發展智力和勞動密集、綠色低耗的健康服務業帶來機遇,不僅有利于直接拉動內需、擴大就業,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還可以極大帶動醫藥、信息、裝備制造等相關產業以及醫療康復、老年護理、健康管理、健身養生等新興產業發展,加快結構調整,促進發展方式轉變,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健康新需求。
[對策措施]
專家總結如下措施:
一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基本原則,統籌推進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供應、監管體制綜合改革,完善醫藥衛生管理、運行、投入、價格政策,增強改革的整體性、系統性和協同性,實現醫療、醫藥、醫保聯動,推進醫藥分開。
二是著力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繼續強基層,合理把控公立醫院規模,優化醫療衛生結構布局,健全上下聯動、銜接互補的醫療服務體系,促進醫療資源向基層、農村流動;著力補短板。實施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重大工程和健康扶貧工程,重點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急救治、婦幼健康和精神疾病防治等急需薄弱領域以及經濟欠發達地區傾斜;提升醫療質量安全。全面實施臨床路徑,基本覆蓋所有醫療服務。加強醫療質量監管,改善醫療服務。完善糾紛調解機制,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加強隊伍建設。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培養使用的制度和政策。切實加強醫教協同,實施基層和緊缺人才隊伍建設工程,規范化培訓住院醫師和全科醫生。
三是堅持中西醫并重,促進中醫藥民族醫藥發展。完善中醫藥發展政策和機制,健全中醫醫療保健服務體系,提升基層服務能力。加強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和科研機構建設,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推廣中醫藥標準和適宜技術,實施中藥標準化行動計劃,開展中藥資源普查。積極發展中醫藥養生保健、健康旅游等特色服務。保護和促進民族醫藥發展。
四是支持推動醫藥科技創新。構建新型國家醫學與健康科技創新和適宜技術推廣體系。實施精準醫學研究計劃,促進轉化醫學研究,在干細胞、生物芯片、基因組學、手術機器人、生物醫用材料技術與應用等領域實現突破。大力發展醫藥產業,實現主要醫療設備、創新藥品、高值耗材等進口替代。實施“互聯網+健康醫療”工程,促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與健康服務深度融合,推進遠程醫療建設,實現各級人口健康信息平臺互聯互通。
【文章素材】
[標題示例]
1.健康中國,風雨兼程
[開頭示例]
健康有多重要?對個體生命的存續而言,健康是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需求。就像人們常說的:擁有健康不代表擁有一切,失去健康則萬事歸零。健康如何存續?除了個人重視,還需要醫院、藥品、醫保、食品安全等諸多因素的聯動,需要完善的體制、制度予以保障。
[結尾示例]
健康中國升級為國家戰略,帶動的不只是健康概念股的漲停,更是全民健康愿景的升騰。健康中國建設,同樣是一項“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全民事業,需要每個人堅守底線,付諸行動,為自己,為他人,把好健康關,走好風雨相兼的一程,又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