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資料】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加快,網絡成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各種帖子泛濫成災,成為一種社會現象,也給很多違法人員提供了渠道。刪一條帖子能掙千元,一天可獲利數萬元,月收入輕松過十萬元……近日,湖北省蘄春縣公安局破獲一起特大有償刪帖案,全國22個省市近2000人涉案,涉案金額超過5000萬元。這起案件令一條龐大的刪帖黑色利益鏈浮出水面。
【標準表述】
近年來,一些非法網站、網絡服務公司以及網媒人等結成利益聯盟,利用網絡便利條件和違法的低成本,從事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的勾當。更有不法分子冒用國家機關或社會行業組織名義,打著“輿論監督”等旗號,對地方黨政機關、企業和個人進行敲詐勒索。
2013年9月,最高法、最高檢聯合出臺司法解釋,明確規定有償刪帖為非法經營罪。在今年初,國家網信辦等四部委還啟動“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相關部門對有償刪帖等網絡犯罪行為進行多次嚴厲打擊。短短數月,根據舉報中心提供的線索,國家網信辦已分兩批共關閉63家違法違規網站,并向有關執法部門移交了800余條有效舉報線索。
【具體措施】
1.堅持治理網絡敲詐的“三原則”,即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
2.強化立法,構建制度。四中全會明確指出,“加強互聯網領域立法,完善網絡信息服務、網絡安全保護、網絡社會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依法規范網絡行為。”
3.常態治理,嚴抓不懈。諸多監督舉報線索,有助于網絡通道的順暢通達。任何點到為止或一陣風的治理,縱使治標,也難治本。惟有常抓不懈,才能讓高壓態勢成為監督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