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2015年6月30日,國家衛計委發布《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顯示,我國居民慢性病狀況令人憂慮,18歲及以上成人中約每4人中就有一個患高血壓,每10人中有一人患糖尿病,超重肥胖問題凸顯,高血壓、癌癥發病率10年來呈上升趨勢,慢性病正成為我國居民健康的重要殺手。同時,《2015中國企業員工健康狀況及醫療福利報告》顯示,近60%的被調查人員患有各類慢性疾病,而工作壓力是員工健康風險的首要因素。
【綜合分析】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慢性病正呈現年輕化趨勢。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大、作息不規律、長期疲勞都是慢性病的誘因。同時,生活水平提高后不加節制的飲食,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等,也都不知不覺給民眾健康帶來威脅。
慢性病危害性絕不亞于急性病。慢性病起病隱匿,病程長,病情遷延不愈,有的長達十數年甚至幾十年,防治不及同樣會造嚴重后果。因此,慢性病絕不能以為不危及性命而被輕視。
慢性病雖是“時代病”,很大程度上更是“生活方式病”,與個人日常飲食起居等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吸煙、過量飲酒、活動不足以及高鹽、高脂等不健康飲食,都是健康的威脅因素。要遏制慢性病,保持身體健康,需要我們從健康的生活方式做起。
【具體措施】
一是要重視健康文化傳播。加強全民健康管理教育,普及健康知識,修正健康理念,這是健康管理能夠順利有效開展的重要前提。
二是改革醫療衛生體制。包括建立相應的機構和制度、改革醫療保健體制的補償模式、實現健康管理與保險對接等。
三是實施“全民健康工程”。盡快出臺和完善相關法律,如出臺《健康管理實施指導意見》,將以健康管理納入法律體系,明確政府、醫療機構、保險機構、社會組織和個人等在健康管理中的責任、義務和權利,為推進健康管理產業、實現全民健康工程提供抓手、支持和動力。同時,也應盡快制定完成中長期全面健康發展戰略,從而為健康管理產業化提供依據。
四是成立專門的行業組織。如中國健康管理協會或者中國健康管理研究會,制定和推行健康管理技術規范化標準,嚴格行業準入,規范健康管理產業的發展。
五是建議國家將健康管理產業納入扶持產業范圍。按照戰略新興產業予以支持,并在財稅、金融、土地、環保、食品、衛生、質檢等方面出臺配套政策。
六是引導民眾養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習慣,降低慢性病的風險。例如平時搭配合理健康的膳食、戒煙限酒,同時保持長期合理適量運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