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累社會經驗、掙點零花錢、為父母減輕經濟負擔、打發無聊的假期生活。”大學生利用假期做兼職大多都是出于這些目的,然而一些不良商家利用他們涉世不深、不計酬勞、不知如何維權等事實,使得大學生在兼職時上當受騙的事情頻頻發生。某大學2006級學生小陳在期中考試后就開始聯系寒假兼職了,可是直到
期末考試她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從11月10日開始,我先后去了三四家中介公司,都讓我先交押金,然后等消息。”小陳說,幾經考慮之后,11月12日,剛參加完期中考試的她就和同學一起來到了街道口的某大廈上的一家中介公司,每人交了120元的“信息費”。當時工作人員表示,她們一年內都可以享受公司提供的招聘信息,可兩個星期過去了,中介公司并沒有主動給她們提供信息,她打電話詢問時,中介找了幾個公司讓她們去面試,而面試后,她們才發現這些公司都在報紙上登了招聘廣告,并沒有委托中介來招聘。 據小陳介紹,像她這樣交了中介費卻找不到兼職的同學太多了,由于他們沒有那么多的間和精力與中介交涉,拖了一段時間后就只好放棄了。結合主題班會設計的要求談談你的看法。
答案:
1、 在新生入學教育中,學院、輔導員(班主任)都會不斷提醒學生,提防虛假招聘,但很多涉世不深的學生,依然會掉入“陷阱”。家境貧困生活壓力大、經歷單純容易輕信、對招聘陷阱了解不夠,這些都是大學生遭遇兼職騙局的主要原因。
2、 由于大學生和中介之間的關系不是勞動關系,只是合同關系,并不在勞動法保護范圍之內,因此一定要選擇合法的正規中介。最好對這個中介有所了解,看看他是否有固定的營業場所,辦公設備的軟硬件配備,工作人員的多少,是否有營業執照、職業介紹許可證等相關的合法執照證件,還有把中介老板等人的電話記好。在工作之前把押金問題,工資問題都談好,特別是押金的退回,工資發放時間等。
3、 要熟悉相關就業政策,用人單位無權收取求職者抵押金、風險金等費用,兼職單位要求交納押金時,一定要小心謹慎,不要上當。
4、 如果發生求職糾紛,要采取友好協商的方式解決,若上當受騙可到相關勞動部門進行投訴,也可以采取法律手段。
5、 建議學生通過中介公司求職,盡量不要一個人去,多邀請幾個同學做伴,萬一出現問題也氣壯。學校、老師、同學介紹的兼職信息源相對可靠,網絡、小廣告和大街上偶遇的信息源具有很大的危險性。若是女生,首先要考慮安全問題。建議女同學不要找離學校太遠的地方,同時考慮兼職的環境。比如做家教,如果學生住的地方很偏僻,或者附近經常有無業游民出現,建議不做。另外,高校通過舉辦講座、宣傳展板、印發小冊子等,同學們掌握相關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和警惕心理,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途徑。
更多信息請查看事業編‖公務員‖考試資料‖考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