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
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
【題目】
結合背景材料,圍繞“文化軟實力”這一主題,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觀點準確,語言表述規范、結構條理清楚。字數在1200字左右。
【范文】
堅持科學發展觀 增加文化軟實力
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今天,文化軟實力是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我國軟實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現實課題。為了增強軟實力,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些政策措施并取得了突出成效,但也還存在一些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的方面。提升我國軟實力,應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注重發揮中華文化的優勢,積極學習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努力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新路子。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我國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就必須在壯大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加強國防力量的同時,使國家文化軟實力有一個大的提高。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應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文化軟實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國民的精神狀態、意志品格和內在凝聚力,而這一切主要來自于人們對社會核心價值的認同。我們要把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首要任務。要積極探索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有效途徑,主動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既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又有力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影響。
二是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不斷提高我國文化的總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也是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關鍵。我們要樹立強烈的機遇意識、發展意識,開闊發展思路,拓寬發展途徑,推動我國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要堅持以市場為主導,通過積極的產業政策和有序的市場化運作,充分發揮國有文化企業的骨干作用,保護好、引導好民營企業投資文化產業的積極性,迅速壯大我國文化產業的規模,使文化產業占國民經濟比重明顯提高、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要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加快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群建設,培育文化產業骨干企業和戰略投資者,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化產品和文化品牌。
三是提高文化傳播能力,不斷擴大我國文的影響力。傳播深度決定影響廣度。一個國家文化的影響力,不僅取決于其內容是否具有獨特魅力,而且取決于是否具有先進的傳播手段和強大的傳播能力。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一方面要不斷豐富和創新文化內容形式,另一方面必須花大力氣提高文化傳播能力。要深刻認識互聯網在文化傳播方面的巨大潛能和可能產生的不可估量的影響,高度重視互聯網的運用和管理,把發展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作為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新引擎,努力使互聯網成為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新陣地、公共文化服務的新平臺、人們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間。
四是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支持文化建設,激發全社會的文化創造活力。人民群眾不僅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進一步激發人民群眾的文化創造潛能。要充分調動廣大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發揚藝術民主和學術民主,提倡不同學術觀點、不同風格流派相互切磋、平等討論,營造寬松和諧的文化發展環境。
文化凝結歷史、連接未來。在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了悠久的歷史文化,在新的歷史時代,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歷史的昌明,我們必將迎來文化建設的高潮,通過不斷提高文化的軟實力,中華文化必將放射出更加燦爛的光芒。
【點評】
行文思路上,文章以文化軟實力的重要作用開篇,通過對其現狀的闡述,引出堅持科學發展觀、提升文化軟實力的文章觀點。觀點闡釋直截了當,不拖沓繁冗,令人一目了然。然后引用十七大報告中對提升文化軟實力的具體闡述,強調文化軟實力提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從而進一步強化文章的觀點,承接上文,引出下文。然后就是對策論證部分,分別從核心價值體系、文化產業發展、文化傳播以及群眾參與四個方面來闡述如何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層次清楚,要點全面。
本文的寫作亮點在于對策表述方面,對于在對策表述的語言和組織安排方面水平欠缺的考生有很強的借鑒意義。文章屬于策論文形式,但是在對策表述和結構安排上都有其獨到的特色,有分析有論證,環環相扣,語言規范,邏輯嚴謹,涵蓋的方面也比較全面具體,如從文化的發展、傳播以及激發全社會對文化的創新熱情,筆調昂揚,文章氣勢非凡。具體細微的措施方面內容也緊密銜接,措施具體可行,語言通暢,結構安排合理。
更多信息請查看事業編‖公務員‖考試資料‖考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