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范文:社會公德
來源:易賢網 閱讀:1138 次 日期:2015-09-23 11:09:51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申論范文:社會公德”,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在線網校:>>>點擊進入<<<

考試書庫:>>>點擊進入<<<

網校以及考試書庫開發及擁有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學歷類/建筑工程類

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和全新引進高清3D電子書考試用書。

社會公德是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是人類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根據共同生活的客觀需要,逐漸形成的一系列維持公共生活、調節人們之間關系的道德的準則,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反映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公共交往公德,其核心是體現人與人之間的關愛、互助、信用的公德特征;反映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公共場所公德,其核心是樹立社會責任意識;反映人與環境之間關系的人類環境公德,即生態道德,其核心是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習題】

根據背景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1200字左右的議論文。

要求:中心明確,內容充實,論述深刻;結構完整;條理清楚,行文流暢。

【范文】

加強文明素質教育 莫讓公德心流失

作為文明古國,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隨著經濟實力的持續增強,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奧運會和世博會的成功舉辦,進一步彰顯了我國的大國形象。但與我國禮儀之邦不相稱的是,一些國人的素質亟待提高。有時我們發現公車上上來老人后沒有年輕人愿意主動讓座;有時我們走路時會踩到地雷;有時我們游園時會看到隨處亂扔的果皮和包裝袋。這些不文明的行為既危害到他人和社會利益,又損害了國家形象。所以,提高我國國民的文明素質迫在眉睫,需要我們多措并舉。

加強文明素質教育,要在全社會持久深入地開展宣傳教育??鬃友裕旱乐缘拢R之以禮,有恥且格。因此應大力倡導和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倡導明禮誠信的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制定與當前社會條件和群眾認識水平相適應的國民文明素質標準,使全體國民牢固樹立以舉止文明為榮,以不文明為恥的意識,自覺按照榮辱觀要求規范自身言行。要完善國民文明素質教育體系,制定市民文明公約、行為準則,編寫國民素質讀本,通過各類媒體廣泛宣傳,舉辦培訓班和講座,加強示范性文明學校建設,深入開展社會公德、文明禮儀、文明行為規范等內容的培訓教育,普及公共文明知識等內容的培訓教育,打牢國民提高自身文明素質的思想認識基礎和道德基礎。

加強文明素質教育,要嚴格監督和規范國民的公共文明行為。要大力開展多種形式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創新公民道德實踐活動的載體。以未成年人和在職人員為重點,以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學校為平臺,結合不同系統和單位的特點,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監督社會成員的公共文明行為,宣傳倡導文明的生活方式,既使被監督者的不文明行為得到糾正,又使活動參與者在互動過程中受到教育,自身的文明素質同步提高。

加強文明素質教育,要加大對于不文明行為的懲罰力度。各地方的工作人員要加大執法的力度,不可心慈手軟,利用職權對親戚、朋友開方便之門。交警們要嚴格按照道路交通規則辦事,對于違反交通秩序的公民按照規定進行處罰。城管、市委、旅游和文明辦公室等有關單位,也要嚴格執法,對于市民的不文明行為認真檢查、嚴格糾正,對違反法律和規章的,不僅要批評教育,也要加大懲罰的力度。

加強文明素質教育,可組織招募志愿者小分隊,提高市民自覺維護社會公德的意識。各市可以根據本地區的具體情況,組織機關干部、教師及企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作為志愿者,為市民們講解文明禮儀常識,通過分發傳單、辦講座等方式,把文明意識的培養深入到千家萬戶。志愿者也可以利用空余時間參與到環境保護的隊伍中去,通過宣傳等方式組織市民們一起去公園里撿垃圾、幫助老年人安全過馬路等各種活動。

國民文明素質提高的同時,國家在進行各種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的時候也要考慮到市民的出行和生活的需要。譬如可以增加路邊垃圾桶的數量,在旅游場所加設公共衛生間,小區內部多設一些車位,對于人流較大的地方適當增加公交車量,減少過分擁堵現象。

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通過文明素質教育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定能創造一個具有良好道德風尚和濃厚社會公德心的環境,使中國這個禮儀之邦更加完美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更多信息請查看事業編‖公務員‖考試資料‖考試技巧

更多信息請查看申論寫作真題‖模擬題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申論范文:社會公德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