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范文:空心化農村的未來
來源:易賢網 閱讀:1389 次 日期:2015-08-13 11:17:06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申論范文:空心化農村的未來”,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在線網校:>>>點擊進入<<<

考試書庫:>>>點擊進入<<<

網校以及考試書庫開發及擁有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學歷類/建筑工程類

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和全新引進高清3D電子書考試用書。

有一組以缺席者為主題的照片,發人深省:田間水渠邊,老人獨坐,旁邊是兩張空椅子,留給在外打工的兩個兒子;農家小院中,老兩口帶著孫子,全家十余口人出外打工或上學,留下一地空板凳……照片反映的勞動力流失后農村空心化現象,是我國解決三農問題必須面對的課題。

這不是20年前誰來養活中國問題的升級版,而是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的過程中必然發生、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2011年底,我國的城鎮化率首次超過50%。而據統計,第一產業從業人員占比也下降到38.1%。十億人口,八億農民的局面早已不復存在。

應該說,農業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是大部分國家都會經歷的過程,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也不例外,這對于社會結構的調整、產業的發展不無裨益。從另一方面看,農民洗腳進城也是用腳投票,是市場配置資源的必然結果。

在某種程度上,這一過程可能倒逼出農業的轉型升級。以日本為例,1955年到1975年間,農業人口減少近一半,然而農業組織化程度、生產率等,也都在這一階段取得長足進步。中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對于農業又何嘗不是如此?

然而,空心化農村的照片隱藏著很大的挑戰。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顯示,全國農業從業人員中50歲以上的占32.5%。而據媒體報道,中西部一些地區80%的農民都是50—70歲的老人。更有院士指出,我國農業勞動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所占比重竟高達95%。

農村勞動力的短缺,是一種結構性失衡。農業人口老齡化、農業勞動者素質下降,對農業發展來說,都可能是致命問題。而這,不僅關乎農民、農村、農業的發展,更關乎國家的經濟穩定、長治久安。

在一些地方,農民與農業進入了一種惡性循環。雖然大學生村官越來越多,然而在調查中,20歲以下的農民工中高達61%的人愿意留在城市。而同時,國土資源部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撂荒的耕地近3000萬畝。沒有人,農業發展不起來,進而造成勞動力和人才進一步流失,幾成怪圈。

打破怪圈,同樣需要雙向著力。一方面,需要遏制農村勞動力結構失衡的趨勢,提高農民收入、加強相關培訓,同時更多引入社會化力量,以社會協同、公眾參與走出農村人才荒;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斷提高農業的產業化、現代化水平,用政策杠桿、稅收杠桿等,推動農村建設、農業發展。

三農問題,我們一向視之為根本。中央一號文件已連續九年鎖定三農問題。三農領域既需面對積累下的老問題,也需解決時代化的新矛盾,任重道遠。或許,農村勞動力問題正可成為一個支點,撬動三農問題解決,讓田野更加充滿生機。

更多信息請查看事業編‖公務員‖考試資料‖考試技巧

更多信息請查看申論寫作真題‖模擬題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申論范文:空心化農村的未來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