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范文:改革文化體制
來源:易賢網 閱讀:1257 次 日期:2015-07-23 08:49:18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申論范文:改革文化體制”,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在線網校:>>>點擊進入<<<

考試書庫:>>>點擊進入<<<

網校以及考試書庫開發及擁有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學歷類/建筑工程類

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和全新引進高清3D電子書考試用書。

文化強國:宏觀微觀路徑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我們首先要明確中國文化的源泉。我認為這個源泉在人民大眾當中,在社會生活當中,在人民的創造活動當中。

從宏觀看,應注意到三個方面

首先,上下結合。“上”指政府、領導。政府在正確的思想指導下進行文化改革,包括文化體制、組織、結構等,通過全面的文化改革,創造一個寬松的文化環境,給文化人“松綁”,讓人敢想、敢做、敢于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夠激發起作家、藝術家、文化企業家自主創新的積極性。文化是文化人主體的創造,如果有過多的束縛,就很難創作出傳世經典的文化作品?!吧稀睉獙捜荩瑢捜荼茸杂筛匾?。

從“下”來說,文化創造主體應有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我們今天的文化創作是為弘揚中華文化、為文化大繁榮大發展而肩負重任。如果沒有這種責任感、使命感的話,就很難創作出好的文藝作品、高水平電影、高質量電視,很可能淪為粗制濫造。文化人應該沉下去,沉到人民群眾中去,細心體會群眾心聲,真正領會時代精神。只有這樣,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

其次,雅俗結合?,F在因為工作生活壓力大,大家都喜歡看些通俗的、流行的、娛樂的東西。如果聽任俗文化泛濫而不重視雅文化的話,我們從文化作品中所受到的啟發意義就會

越來越少。現在很多文化作品只是單純的搞笑,比如我有一次到一個地方看到的文藝表演,已經到了粗俗、庸俗甚至色情的程度。這樣就失去了文化真正的性質和價值,已經不是一種精神的創造而淪為庸俗的表現。這種文化實際上是對社會對人們不負責任的表現,也是對中華五千年燦爛文化的一種褻瀆。

雅文化應該是“正俗文化”而不是“邪俗文化”。我們應該大力發展雅文化,加強雅文化的教化作用,提升人民群眾的道德水平和價值觀念、審美情趣,進而提升中華文化的質量,展現中華文化應有的精神和內涵。只有這樣才能有經典文化的出現?,F在每年長篇小說成百上千,真正留下來的能有多少呢?電影電視劇充斥熒屏,但是真正算經典的能有多少?這中間有大量的泡沫,在短時間內就會破滅,它們的價值、意義根本無從談起。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反思一下,究竟怎么樣去推動中國文化大繁榮大發展,我們每個人負有什么責任和使命。只有每個人都意識到這點,我們整個民族的文化素質才會得到切實的提升。

最后,中外結合。大家都知道這句話: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世界的也是民族的。世界文化是由各個民族的文化組成的,民族的文化是對世界文化的充實和發展。我們在吸收借鑒外來文化的時候,應該回到自己文化的源頭上來。我們的文化應該有國字號的標志,應該含有更多中國元素,涵容世界文化,也就真正充實了世界文化。如果我們跟著西方走,一味模仿,失掉我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也就喪失了中華文化的自我,同時也降低了對世界文化的貢獻,不可能在世界文化當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們很多文化作品之所以“走不出去”,不被別人所看好,就是因為里面國字號的標志不明顯,中國元素含量不夠。《紅樓夢》之所以被很多國家翻譯,流傳世界,是因為它已經成了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個標志,一面鏡子

從微觀看,應處理好四個關系

首先,無名而有名,有名而無名?,F在很多文化人、作家、文化企業家一味追名逐利,而不是埋頭提升文化作品的質量,不去吃透中華文化的精髓,不去殫精竭慮地鉆研作品,這種心存“有名”而追名的結果,只能是產生一堆粗制濫造的產品,反而失去了名。只有心存“無名”,甘心坐一段時間冷板凳,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地去研究、去思考、去提升作品的內涵、質量,反映時代精神,反映人們的心聲,才能創造出經典作品,才能獲得名。經典文化作品才能流芳百世,如曹雪芹寫《紅樓夢》,他當時并沒有考慮“名”的問題。當時他家庭衰敗,經濟困窘,在惡劣條件下“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終于成就偉大作品,“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

其次,無利而有利,有利而無利?,F在很多人“唯利是圖”,都跑去追逐利益、追求金錢。文化產業追求利益原本正常,但是過度商業化,則陷入“為利而創作”而不是“為創作而創作”、“為文化而文化”,也就喪失了文化,離文化越來越遠。過于追求利益,完全商業化,很容易產生粗制濫造的作品,甚至出現改頭換面的抄襲作品。這樣的作品又怎么能獲利、怎么得到好的票房呢?若不過分看重金錢,懷著一顆文化之心,抱著對時代負責、對人民負責的心態去創作,反而會獲得巨大利益。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真正好的文化作品,肯定會得到群眾的認同和熱愛。

再次,無鄉而有鄉,有鄉而無鄉。我們要重視體認鄉土文化,因為鄉土文化中最原汁原味地蘊含著中華文化的精神,蘊含著非常多、非常好的文化創作的資源。很多中國鄉土文化、民俗文化能夠傳承幾千年不間斷,我認為主要是體現民族精神、內涵豐富,群眾喜聞樂見。當前我們應該全面搜集、整理這些寶貴的鄉土文化,不是局限于一個鄉、一塊土,而是加以全面總結,認識其特色、性質、神韻,吃透鄉土文化的精神和內涵。這就是無鄉而有鄉。如果只關注某一種鄉土文化,而這種鄉土文化很可能有缺陷,那么也就無法體現出中華鄉土文化的精髓、神韻,便是有鄉而無鄉。

最后,無我而有我,有我而無我。如果一個作家、劇作家、文化企業家光想著我,處處為自我打算,處處以我為核心,就不可能創作出好的作品,也不可能帶領好一個創作團隊。因為現在的很多文藝作品如電影、電視劇等都是一個團隊攜手合作完成的。但是我們也并不排斥藝術創作團隊中的領軍人物,比如過去的梅蘭芳劇團,這個劇團之所以有名氣,就是因為有梅蘭芳這個領軍人物。同時,這個劇團又非常團結,從創作劇本到配樂、服裝等,大家都齊心協力,精誠合作,因此創造了種種佳績。為什么近日世界人民都在緬懷蘋果公司的創始人喬布斯,就是因為他在從創業到創新的過程中,“無我而有我”,甚至可以說用電子產品創造了一種文化。但是蘋果公司的成就并不是靠喬布斯一個人的力量,而是靠眾多同仁的智慧創造的結果。

如果我們能處理好這些方面、這些關系,中國文化大繁榮大發展指日可待。中國文化軟實力走向世界,依靠中國文化的繁榮發展。同時,中國文化的繁榮發展,也會促進中國政治、經濟的繁榮發展。

抵制過度娛樂化是電視媒體的責任

當前,在所有的媒體中,電視提供的娛樂無疑是最直接最充足的。中國觀眾的電視時間幾乎是被娛樂所包圍的,娛樂正在“全國總動員”——在周末晚間的黃金時間,相當多的頻道都在播出PK選秀、游戲狂歡、情感體驗、名人訪談等娛樂性較強的節目,即使不停地換臺也找不到其他可看的節目。剛剛在《可凡傾聽》見過的明星,有可能又出現在《超級訪問》中;由《超級女聲》帶動的選秀節目正被“山寨”在許多家的衛視中;由《非誠勿擾》刺激出的相親節目也遍布全國,從《稱心如意》到《婚姻保衛戰》再到《我們約會吧》,一時間,非“相親”似乎不足以贏得收視率。

這種“千臺一面”的娛樂之風甚至波及少兒節目。在一些少兒節目中,很小的孩子就在充斥聲光電的耀眼舞臺上表演各種各樣的流行節目,模仿成人的歌唱,演一些庸俗的小品,打扮得不倫不類,而且和一些影視明星同臺獻藝,讓孩子在電視這種大舞臺上過早地成人化、庸俗化,令人擔憂。

過度娛樂化并非中國獨有。20世紀8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席卷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傳媒業也迎來了娛樂化浪潮,其突出表現就是娛樂性節目比例大量增加,新聞節目比例下降,而一些嚴肅的新聞節目也出現了娛樂化現象。比如,在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和社會事件的報道中,為了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媒體往往將新聞聚焦于某一個人物身上,追求戲劇性,將復雜的矛盾簡化為好萊塢式的善惡對立和愛恨情仇。

如果說同質、抄襲、克隆顯示的只是原創的缺乏和急功近利的炒作,那么低俗化就是對于電視公共服務功能的徹底背叛。一些節目以獵奇為動機,以窺視為目的,以隱私為依托,大肆宣傳拜金和享樂,引起了觀眾的反感。一些電視劇把低俗當趣味,拿缺點做笑料,任意顛覆經典,隨意娛樂歷史,讓藝術遠離審美。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電視觀眾群,除了娛樂,我們還需要科學、教育、文化等多種類型的節目?;閼俳挥杨?、才藝競秀類、情感故事類、游戲競技類、綜藝娛樂類、訪談脫口秀、真人秀等類型節目在黃金時段的出現應有一定的總量控制。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當今的中國,基本實現了“倉廩實”和“衣食足”,可是并沒有完全做到“知禮節”和“知榮辱”。觀眾在觀看電視節目時,大多數時候是被動地接受,因而給予什么、怎樣引導非常重要。

寫過《娛樂至死》的波茲曼對于資本主義的文化曾憂心絕望之至:“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義為娛樂的周而復始,如果嚴肅的公眾對話變成了幼稚的嬰兒語言,總之人民蛻化為被動的受眾,而一切公共事務形同雜耍,那么這個民族就會發現自己危在旦夕,文化滅亡的命運就在劫難逃?!边@話對于今天的我們,仍然有警世之用。

更多信息請查看事業編‖公務員‖考試資料‖考試技巧

更多信息請查看申論考試資料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申論范文:改革文化體制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相關閱讀申論考試資料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