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組織部出的這個文件足見組織對大學生村官的重視,但是也從中反映出云南省在大學生村官選拔,培養等方面的不足。為什么呢?因為云南省歷年選拔的大學生村官的“選拔”這一關沒有把好?試看歷年云南大學生村官多以大專和不入流的三本,二本為主,當然我也不否認其中也有人才,可是高中連語文都學不好,高考不過關的人選來的大有人在。兩年來全國各地確實把大學生村官看成干部培養的新亮點。可以說云南省也重視起來了。我一直不明白為什么云南省沒有選調生,(專門針對211,985的優秀畢業生)。
試看重慶的大學生村官,給了明確的出路,使村官能安下心來做事,兩年考核合格即可轉正,轉正也是在基層,做到了選拔優秀大學生,培養在基層,留在基層。重慶的村官中全國各地重點大學的優秀學生占到了50%,且不乏北大,南大等學校。如果說云南村官要有所發展,那么首先就要“嚴選拔”,增加申論考試何樂而不為呢?提高要求,選拔重點大學中優秀的大學生。其次就是“重培養”,我也看到云南大學生村官中也有211工程等學校的學生,那么組織應該重點培養,重點考核,重點選拔。再次就是“廣鋪路”重點考察,分類培養的基礎上嚴格考核,建立退出機制。不應該一蹴而就,全給予什么創業政策優惠,因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創業。最后是“提待遇”。我只指出一條,在西部某農業縣在上級補助1.5萬的同時,地方財政給予了1萬的補助,而云南呢?什么時候能做到敢為人先,讓全國借鑒效仿的政策和制度多起來呢?